花费不到200万元,30岁的孙先生拿下了东三环里一套45平方米的老房子,“得好好改造这一室一厅”。 去年四季度以来,北京二手房市场回暖明显,刚需“老破小”成交走热,买家多为年轻人。房子虽不大,却不妨碍年轻人在装修中表达积极的生活态度,中古风、奶油风、法式风……年轻人用爆改装点新家。 钢结构“树屋”正替代上下床,成为儿童房装修新潮。 一位年轻人将全屋刷上了当下流行的微水泥涂料。 “老破小”居住空间有限,有年轻人不要中式厨房,把这一“黄金区域”留给水吧台和咖啡机。 市场 “老破小”成交走热 记者跟随孙先生走进劲松八区,数十栋朱红色老楼映入眼帘。“一居室,带电梯,这就是我的新家。” 去年7月,他的房子租约到期,房东通知不再续约。本想着再次找出租房的他,在打开房产中介软件时,无意看到首页的二手房推送,价格令他有些意外——位于朝阳区劲松街道的一套一居室,42.32平方米,挂牌价200万元。 “同样的户型,搁5年前,估计得要300万元。”2019年,孙先生动过买房的念头,但按当时政策,首付占到房款的35%,有些够不着。去年9月30日,北京优化楼市调控政策,首付比例降至15%。他计算过,如果能以190万元左右成交,首付50万元,月供刚刚6000元,“只比我现在的房租高1000元,刚刚好。” 最终,这套房以不到187万元的价格成交,孙先生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一室一厅面积虽小,但对单身的他已足够;小区虽老,但有电梯,最近还刚做完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干净;周边配套成熟,吃饭、购物、逛公园都方便;通勤距离大幅缩短,从地铁40分钟变成地铁15分钟……“好好装修一下,住起来还挺惬意。” 33岁的滕先生,两个月前也在西城区白纸坊买下了一套57平方米的两居室,经典的长条形“八零筑二”户型。“南北通透,方方正正,卧室面积够大,足够一家三口生活。”滕先生说,搬到城里,上班和送孩子上学都挺方便,“通勤轻松多了”。 “9·30”楼市新政以来,北京多个片区的“老破小”交易升温,年轻人是看房主力。“一天能带看七八组,周末能到15组以上,都是小年轻。”东四环附近一中介机构的商圈经理王雪蓉说,仅以双龙南里小区为例,60平方米以内的小户型,团队在去年四季度就卖出40套左右。 “这些客户基本都是首套置业,来看房时就明确月供要控制在6000元至7000元。”王雪蓉说,几乎所有的买家都会给她算一笔账:同一地段,月租金也要四五千元,与其交给房东,不如凑首付买套房自住。 案例 反传统装修展现自我 走访中,多名二手房中介对记者表示,不同于过去,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在买房时就在思考如何进行个性化装修。 ●房子虽小装修绝不凑合 王雪蓉最近就遇到过一位令她印象深刻的买家,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双龙南里44平方米的一居室,咬死了只能付140万元,不肯多加1万元。“本以为是绝对刚需客预算有限,结果买完就花了15万元装修。”王雪蓉感慨,“现在年轻人确实不一样,买的虽是小房子,但装修绝不凑合。” ●墙面不刷漆卧室没有床 视觉设计师图图不久前在石景山买了一套上世纪90年代的“老破小”,套内面积不到38平方米,装修处处透着“反传统”:一室一厅的原始格局被打成开间,卧室连床也没有,直接砌的地台,摆上一张床垫;墙面和天花板是裸露的“水泥灰”色;厨房墙体被拆掉,地面和橱柜是石纹灰。 “硬装完后,几乎每个来安装的师傅都会问,怎么墙面连漆也没刷?”图图笑着说,其实,全屋刷的是当下流行的微水泥涂料,“光这墙面,我就花了4万元”。 在图图看来,这个小屋的装修,是她自我风格的表达。“装修时我和设计师沟通就两点要求:一是要酷炫的工业风,二是要好看。”图图说,为了保证风格统一,她在灯饰、挂钟、定制画上花了很多心思,家电的颜色也仔细对比过。 ●62平方米两居爆改成四居 闫女士去年底刚忙完装修,她将62平方米的两居室改成了四居格局。“我们家四口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闫女士说,主卧不需要很大,能放下一张1.5米宽的床垫即可,但一定要隔出一间独立冥想室;两个男孩要求卧室分开,一堵墙将原有的卧室分成两个独立的睡眠和学习空间;原本的卫生间也改造成了洗漱、如厕和淋浴三分离。 “我在买房前就想好了要怎么装修。”闫女士说,全屋家具也根据家人起居喜好,量身定做,“卧室全部做的榻榻米,大大增加了储物空间。” 趋势 个性化定制成新风尚 “我去年接的八成以上单子,都是40平方米以内的‘老破小’,做了将近20套。”采访中,装修设计师陈磊告诉记者,这两年年轻人对小户型的装修喜好,从风格来说,更专注家的温度和质感,比如当下流行的中古风、奶油风、日式风,色彩饱和度都比较低,更加耐看。 和年轻人打交道越多,陈磊越感到,他们对于自己的装修需求有更清晰的了解,在设计上也更强调个性定制。“现在的年轻人思路都很干脆,提出的设计要求实用又有个性。”陈磊说,“老破小”面积有限,想要更好利用空间,往往需要做取舍。有的年轻夫妇就大胆地选择不要中式厨房,只用烤箱、微波炉,把厨房黄金区域留给水吧台;有的二胎家庭没有跟风购买上下床,而是定做钢结构树屋,巧用空间让孩子住上“小复式”;还有的年轻人对在家办公有要求,但不盲目打隔断,更希望能设计出一个灵活多变的空间。 设计师卢鹏徽也表示,对于“老破小”户型,这两年,年轻人明显更舍得在软装上花心思。比如,有人想要法式中古风,为了保持质感一致,家具都是从家具市场一件件挑回来;也有人要求全屋不超过三个颜色,柜子、门、踢脚线,包括成品家具,所有样块必须拿到现场对比,颜色接近才能进场。“大家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只要落地效果好,房间再小,也很亮眼。”卢鹏徽说。 警惕 装修帖只说亮点不提难点 “花55万装修北京老破小,成了我的梦中情家”“爆改老破小下车!漂亮便宜实用我都要!”“36平方米改四居!12万太值了”……随着爆改“老破小”成风潮,不少装修分享视频和帖子在社交平台上走红。但记者发现,这些帖子看似以买房人的视角分享装修经验,大部分是在为装修公司引流,互动区频频出现“这个设计师做的设计靠谱”“装修公司问题请找这个账号”“老破小翻新设计公司,可分享”等留言。 省心、省钱、省时,是这些分享帖热衷使用的关键词,但真到落地时,买房人才发现,注意事项没说,难题增项没说,属于典型的“话没说全”。 “‘老破小’装修时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是增项多,二是落地难,这些在帖子里很少被提及。”在北京从业十余年的装修设计师老高向记者举例,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看起来墙体很厚,但里面很可能是泥灰或石膏板,如果拆墙重做,就有明显增项;还有的房子是沙灰墙,白大灰的墙面容易鼓包、变酥,往往需要重新铲除做腻子,也涉及增项,“这些项目一开始不会被报入报价里”。 “老房子情况复杂,也不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老高说,装修老房子,内墙保温、上下水位置、暖气片位置、强弱电线荷载等问题都要仔细考虑,现场量房后才能确认能否改动,还得注意结构安全和征得物业同意,“举个例子,经常有人嫌弃老房子的阳台垛子碍事,想要砸掉,但很可能是配重垛,一旦粗暴砸掉不做任何其他处理,阳台就会有倾覆的风险。换窗户、改飘窗,也一定要提前征求物业同意,如果不允许改变外立面,设计也无法落地。” 装修公司一些报价上的“套路”也要注意。一位专做“老破小”业务的设计师向记者透露,消费者找装修公司重装老房子,往往会遇到三类人:电话邀约人员、客户经理和设计师。“电话邀约人员的报价不要轻易相信,通常就是基础最低价吸引人到店,报价非常不准;客户经理一般会大力推销公司优势,但具体一间房子要产生多少增项,需要多少预算,最终要和设计师确认,而非简单听客户经理宣传。”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开始关注如何打
1月19日,长沙张先生向潇湘晨报《晨意帮忙》反映,湖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