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胡歌刘诗诗化身水獭“铲屎官”?《一路前行》第二季探索水獭的秘密

新资讯 2025-1-20 13:56 浙江日报 1 0

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


118日晚2020分,上海广播电视台大型环保公益纪实节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每日鲜语《一路前行》第二季第三期将于东方卫视播出。


胡歌、陈龙、刘诗诗与科普向导张辰亮一起来到金塘岛。在这样一个工业发达的小岛上,曾经在内陆几乎绝迹的欧亚水獭为何会密集出现?本期将与环保行动者们一同寻找答案。



节目海报,节目方供图


水獭铲屎官上线


原乡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是由一群热爱自然的年轻人建立的生态保护组织,他们研究、保护长三角地区的动植物,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期望让这个中国最发达的区域早日实现和谐的生态文明。


在金塘岛发现水獭的踪迹后,原乡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便长期驻扎在岛上,开展水獭监测、调研和社区保护工作,至今已经一年有余。


胡歌等人将在本期节目中化身志愿者,跟随原乡工作站成员一同探索金塘岛水獭繁盛的秘密。他们接到的首要任务就是成为水獭铲屎官”——收集水獭的粪便。


原乡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陈奕宁表示,在所有的兽类研究中,采集粪便都十分重要,收集分析水獭的粪便能够了解许多信息甚至解码水獭的DNA,就像是对水獭进行了一次深度采访


在此次采访水獭的过程中,环保小分队会解锁哪些新奇的体验?



节目方供图


铲屎完成后,下一步便是拆屎,通过拆解分析水獭粪便,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水獭的食谱,推测水獭在金塘岛活跃的原因。


此次,胡歌、刘诗诗,陈龙、小亮分成两人一组,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拆解被酒精浸泡后的水獭粪便。鱼刺、鳃盖、头骨……再小的鳞片都要被拆分出来,仔细辨认。眼力超群的小亮边拆边鉴定,一眼看出自己拆了四条不同鱼的鱼刺和鱼鳍,让一旁的陈龙直呼厉害;胡歌拆出了许多鳃盖,属于鱼头部位,而刘诗诗拆出了许多小刺,大多位于鱼的中段,由此胡歌大胆猜测——“你(刘诗诗)那边可能是小水獭,不喜欢啃硬骨头



节目方供图


当地人揭秘水獭传说


在金塘岛,有许多关于水獭的传说,胡歌等人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也发现,人们对水獭存在不少误解。比如獭祭鱼现象,是水獭典型的生活习性,指的是春天水獭会抓大量的鱼摆在岸上,在古代人们把这当成春天来临的标志。但由于对水獭不够了解,当地人在目睹这些现象后,把水獭当成昼伏夜出的水鬼,流传出许多真假难辨的传说。


当地村民王继光表示,自己是在成为原乡工作站的志愿者后,才知道原来水獭是如此可爱的生物,这也是众多环保组织和环保工作者致力于科普宣传的原因,多一份了解,便多一份保护。



节目方供图


为了更好观测水獭的行为,环保小分队在水獭的必经之路上放了些特殊的玩具进行实验:胡歌和刘诗诗在河道旁安装镜子、架上红外摄像机,以便观查水獭的学习能力,看它们能否察觉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原乡的工作人员表示水獭非常喜欢打滚,它们经常会在沙地上打滚一个小时甚至更久,只为弄干自己的毛发。


为了观察水獭是否会主动选择打滚的地点,陈龙和小亮特意在桥洞下人工铺设了一块沙地,吸引水獭来打滚,小亮还别出心裁地在沙地上写下了水獭SPA”,用五星级服务迎接水獭的到来。


这些趣味实验的结果如何?他们的一系列举动能否赢得水獭的青睐?



节目方供图


金塘岛上的故事,就像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小小缩影,为未来的野生动物保护、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共生提供了重要参考。只因金塘岛在积极发展工业的同时,不曾改变房屋的构型和淡水河道的布局,为动物留有余地,野生水獭便靠着这小小的出口有了容身之所,发达的工业体系和繁盛的野生水獭在金塘岛上得以共存。在未来人类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也许多为野生动物考虑一点,为它们保留一条干净的河流、一个宁静的角落、一片不变的田园,就足以成为许多自然生灵繁盛的关键。


更多精彩将在今晚《一路前行》第二季揭晓。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知识分享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中文新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