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024“甘肃非遗大舞台”展演季——全省非遗进景区系列展演活动第二场次在金城关步行街如约上演。活动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省歌剧院等共同承办。展演当晚,现场人头攒涌,欢声雷动,非遗传承人带来不同于第一场次的非遗节目,现场观看演出人数 1000余人次。 首先登场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头琴弹唱》,音色独特、悠扬动听的琴声与演唱者的歌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藏族文化氛围,向现场展示了藏族人民的音乐才华和文化传承。幽默诙谐的《两亲家看戏》,通过聋子瞎子谝闲传的表演,引得在场观众捧腹大笑。花儿独唱《甘肃是祖国的好地方》,在流行于渭源峡城一带的河州大令和白牡丹令曲令基础上重新填词创作,在动人的歌声中赞美了风景优美、人文厚重的美丽甘肃。嘉峪关传承人带来的口技技艺更是神乎其技,传承人以口、齿、唇、舌、鼻等人体发声器官为工具,模仿出各种声音,一人在台上胜过千军万马,勾起观众的兴趣与无限的遐想。白银曲子戏《神钟传奇》用生活化的场景与语言咏叹“神钟传奇”故事和条城的人文历史及民俗文化,使人倍感亲切。来自永昌的木偶戏《秦风秦韵》,打破观众对木偶戏的传统印象,运用了独具美感的戏曲水袖,一提一扯中尽显神韵。具有浓郁西北地域特色的《八门拳》刚柔相济,动作舒展大方,不动时静如松,动时快如风。最后,展演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山旋鼓舞》潇洒奔放的铿锵鼓点中结束。 此外,多个参与展演的非遗项目还在6月1日上午与晚上分别在甘肃省简牍博物馆、中山桥开展快闪、巡游活动,漫步闲游的群众在一览黄河夜景之际近距离观看表演,大家与传承人互动合影,有趣的木偶旁围了许多好奇的孩子,魅力非遗与热闹欢快的节目氛围相得益彰,许多带领孩子过六一的家长感慨,让孩子直观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难得,这样的儿童节意义非凡。 讲好非遗故事,接力文化传承。6月2日晚,2024“甘肃非遗大舞台”展演季——全省非遗进景区系列展演活动第二场将继续在黄河食渡美食街演出。此外,6月15日—16日、6月29日—30日的两场展演也已筹备完毕,更加精彩的节目让我们拭目以待。 6月2日晚上8:30分,2024“甘肃非遗大舞台”展演季—全省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在黄河食渡开演。
|
近日,由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共同出品
身在澳门,一窗一瓦,处处可见文化融合之美。本期打卡团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