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民生项目促城乡蝶变,阳西群众再添新福祉

新资讯 2025-1-15 20:36 南方Plus 1 0

新年伊始,阳西城乡各地再添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百千万工程为笔,山海阳西精心勾勒城乡新貌,让老旧小区换新颜,为农村群众搭建幸福桥,以美丽庭院绘就村居美景,七个一建设让圩镇扩


阳西民生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用心用情抓好民生项目,让城乡群众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以在即将到来的春节过上一个幸福年。


县城老旧小区华丽变身


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阳西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多措并举推动城市更新改造,打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全龄友好的幸福社区。20249月,阳西以县城西湖社区的山水华庭小区作为示范点,率先启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程,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


据了解,山水华庭小区是西湖社区的一个老旧商住小区,已交付使用20多年。如今,山水华庭小区的大门、商住房部分破损墙体外立面已被粉刷一新。小区公共区域绿植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原本坑洼的混凝土路面全部完成了黑化。在改造提升中,施工方还对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了优化提升,新增休闲广场、儿童乐园、老年活动区域、健身区域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据山水华庭改造项目施工方介绍,该项目投资501万元,受益居民672户。针对老旧小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施工改造都进行了处理,并针对停车位不足的情况,改造过程中又增设了133个停车位。


实施山水华庭小区更新改造工程,是阳西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县城城市品质,探索建设未来社区、幸福社区的一项重要举措。阳西县住建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坚持规划引领、聚焦群众需求,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着力打造具有阳西特色的未来社区,有效带动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大洲村大桥建设加快推进


日前,位于织篢镇大泉村委会的大洲村大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座桥梁整体采用钢结构建设,将完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大洲村大桥项目位于织篢镇大泉村委会大洲村古村落北侧,路线起点设置于西侧堤顶路,沿大洲古村北侧红树林外侧布线,自西向东于织篢河上设置桥梁连接东侧堤顶路。该项目总投资5548万元,路线全长733米,桥梁段全长675米,是阳西目前首座采用整体钢结构的桥梁工程。


该项目主体工程于20249月底动工建设,目前整体进度超过40%,计划于今年6月底竣工。据施工方介绍,由于该项目毗邻红树林,整桥采用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案,可有效克服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周期长、污染大、受现场施工条件影响大等问题,通过提高施工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周边红树林植被、水质及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大洲村大桥建成后,将打通当地交通断点,有效完善织篢镇交通规划网,进一步提高堤岸应急响应能力。此外,该项目将延伸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支线,依托大洲村古村落、织篢河、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推动交通+旅游新业态发展。


美丽庭院扮靓典型村


儒洞镇边海村是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近年来该村深化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以庭院美点亮乡村美,以好家风带动好乡风,通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激发典型村建设内生动力。


边海村积极开展送法到家”“培训到家”“关爱到家服务活动,组织边海村妇女群众免费参加花艺课程,进一步了解花艺方面的知识,引导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以庭院美标准打造美丽庭院,以美丽小家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边海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农房风貌管控75栋,短板项目建设完工4项,全村基本完成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村公厕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整体村容村貌。


依托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边海红色教育基地,边海村积极开展儿童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开展好家庭、好家风、好家教等形式多样的家庭文化特色活动,培育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


边海村出台了《边海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活动,对排名位于前列的村民给予物质奖励或授予流动红旗户、积分标兵户称号,并在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评优评先中优先推荐,激发群众参与村中事务的热情,将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不断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2024年以来,边海村4条自然村共615户家庭参与了乡村治理积分制评比,前三季度共评选出一等奖36户、二等奖36户、三等奖34户,获奖家庭获得了大米、食用油等奖品。


上洋美丽圩镇七个一建成


上洋镇紧扣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要求,聚焦提升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不断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品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目前,该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已全部完工,实现了圩镇建设从扩到提的跃升。


走进上洋美丽圩镇客厅,这座经过修缮与活化后的姚宝光大屋处处尽显传统韵味,又融入了充满现代活力的元素。在这里可以一站式了解上洋圩镇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规划布局、建设成效、经济发展等内容,不仅是上洋镇开门迎客的客厅,更是展示镇区文化与形象的一处重要窗口。


据介绍,姚宝光大屋是目前阳江市保存最为完整的民国时期建筑物,为了更好地体现上洋大屋文化,该镇将位于镇区的姚宝光大屋打造为美丽圩镇客厅,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文化站结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感受文化和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如今,上洋七个一建设全部完工,圩镇风貌焕然一新,街道宽敞平坦,农贸市场干净整洁,商铺招牌标识统一,生态公园处处皆景,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在高标准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的过程中,上洋镇以体现古风海韵·魅力上洋为主题,充分挖掘该镇农业类专业镇的地域特色及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乡镇风貌,并不断完善圩镇功能和设施,实现了从的跃升。



相关阅读


缓解西湖公园周边停车压力


210个地下停车位投入使用


日前,阳西县城西湖公园地下停车场正式开通运行,共设置210个停车位,旨在进一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效缓解了公园周边停车压力,为群众提供便捷停车的新选择。


据了解,西湖公园地下停车场是该公园人防地下工程的一部分,建筑面积6832平方米,共设置210个停车位。投入使用后,西湖公园地下停车场内部宽敞明亮,照明设施完善,消防设备齐全,整体环境整洁有序。


在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充分考虑阳西群众的停车需求和周边交通状况,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配备了实时监控系统和紧急救援装置,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停车场的安全高效运行。


作为阳西群众业余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西湖公园周边商业街和居民社区的人流量、车流量较大,长期以来存在停车难问题。目前,西湖公园停车场收费分为临时停车、月租、年租三种模式,可满足群众不同需要。随着公园地下停车场的启用,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高峰的停车难问题,有效提升了驾车出行体验。


南方+记者 赫鹏翀


通讯员 伍雅琪 李甜 冯雨婷 冯瑞雪


【作者】 赫鹏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知识分享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中文新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