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丽水机场试飞成功 预计今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

新资讯 2025-4-19 20:56 潮新闻客户端 1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薇


来了,来了!


4181557分许,随着MU800航班落地,丽水机场迎来第一架客机。



谭申捷 摄


今天傍晚17时,这架空客A320客机从新建丽水机场的跑道冲向蓝天,标志着丽水机场开启试飞工作,这是机场通航前的重要验证环节。浙江民航史上,上一次有机场开展验证试飞已是20多年前。


本次试飞历时100分钟,试飞机组对丽水机场飞行程序、运行最低标准、机场通信、导航、监视及气象、助航灯光等各种设施配备,飞行区道面及标志标牌、机场净空情况进行了检查。经验证,丽水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标准基本满足运行需求,各类导航、灯光、通信设备运行正常,地面标志标线划设基本合理。


丽水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郑力平告诉记者,作为新建机场,试飞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新建机场除了地面的基础设施、包括设备建好以后需要经过三次验收,两次飞行(校飞和试飞),全部圆满完成才能进行正式投运。郑力平介绍,此前2月份,丽水机场历时12天时间已完成校飞工作。


等此次试飞工作完成,我们还会进一步完善,再进行行业验收。郑力平透露,完成各项程序后,丽水机场预计今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


市民盼着早日在家门口坐飞机


东航试飞机组机长袁狄彬从事飞行工作已经超12年,他是一名浙江人,也是第一次到丽水。


此次试飞工作主要验证整个飞行场区,对滑行路线进行测试,包括会对机场灯光系统、机坪地面标识以及进近程序等进行评估,为后续开航做好准备。他介绍,今天试飞整个过程中会有5个复飞和最后的落地操作。



谭申捷 摄


63岁的张阿姨家住丽水莲都区,离丽水机场大约30分钟的车程,今天她作为嘉宾在现场见证丽水机场的重要时刻。


刚才看到飞机落地,我激动到眼泪都要出来了。阿姨一直很关心机场建设进展,她早早地计划好了,等通航以后,在家门口坐飞机的第一站要去东北。


希望丽水机场早日投用,我们以后出门就方便多了,这对丽水的发展、旅游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张阿姨说。


小王是土生土长的丽水人,也是一名航空爱好者,同样盼望着能在家门口坐飞机。


我基本每年都会去现场看看,校飞的时候也特地赶去见证,到目前为止至少去了七八次,可以说看着它建起来。小王表示,马上要通航了,很激动也很自豪。


在他印象里,以前出远门坐飞机比较折腾,先要从丽水坐高铁到温州,然后再坐飞机飞其他城市,既费时又不便利。


航空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仅仅是交通方式的升级,更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很喜欢飞机,也很喜欢拍飞机,等丽水机场通航以后,能在家乡拍摄飞机感受航空的魅力,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他表示,也非常期待未来能够在丽水机场见到更多航班起降。


丽水机场是少有的山地机场


丽水机场位于丽水市西南部约15公里的低山丘陵和山麓沟谷区,毗邻当地特色梯田。占地面积2267公顷,航站楼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少有的山地机场。


丽水山多,地势起伏大,域内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就有3754座,整个机场区域由山地平整而来。郑力平介绍。


落地丽水机场,第一感觉就是生态环境非常好,整个验证工作很顺利。袁狄彬也提到,丽水山体比较多,机场地形特殊,飞行难度相对较高,我们在模拟机飞行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也反馈到了飞行程序里,确保飞行安全。


20207月主体工程动工以来,丽水机场在全体建设者的持续奋斗下,于今年226日圆满完成飞行校验任务、318日航站楼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即将迎来通航时刻。


航站楼室内则采用温暖的木色调,使得大厅空间形态灵动流畅、尺度舒适宜人。玻璃幕墙通透轻盈,室内外空间流动互融。中央最高处的梭形采光天窗,将首层大厅和二层候机厅两个主要空间合二为一,也将天窗之上的蓝天白云引入室内。


丽水机场定位为国内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本期按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00吨的规模进行设计,新建一条跑道长2800米、宽45米,停机位8个(近机位3个),航站楼12000平方米。


建成后,可满足空客A320系列、波音B737系列以及中国商飞的C919等主流中型客机起降。


记者了解到,投运初期,丽水机场拟开通丽水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航线,后续将持续开通贵阳、青岛、哈尔滨、西安、武汉等航线。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