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母子平安!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功抢救“羊水栓塞”危重产妇

新资讯 2025-1-11 20:59 金台资讯 1 0

近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抢救。一位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突发羊水栓塞,生命危机,在该医院多学科团结协作下,经过4个多小时的大抢救,成功将母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各部门到位,与死神的时间赛跑


当天815分,孕妇待产过程中,羊水自破,并突发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氧饱和度下降至85-90%,在场医生迅速判断为羊水栓塞,此时孕妈妈命悬一线!



产妇抢救的手术室。医院供图


时间就是生命,产科医生王扬立即启动羊水栓塞应急预案,同步医院迅速启动全院危重孕产妇抢救预案,医院党委书记苏建明、院长王刚紧急做出指示,动员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产妇,确保母婴平安。分管院长王献民、医务部部长帅志容、护理部主任贺晓春等迅速赶到现场指挥抢救。


手术室瞬间变成了一个紧张有序的战场: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输血科、检验科、超声科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迅速响应,有的从科室第一时间到达抢救现场;有的从家里急返医院;有的将家人放在路边,开车掉头就赶往医院,大家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一般,迅速奔赴各自的岗位,一场与死神的激烈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极限7分钟,宫剖取出胎儿


产科主任高岩、聂小成,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海瑛,手术麻醉科主任陈本帧,护士长张安平、刘玲芳等组成救治核心小组。ECMO团队主任胡语航、护士长何婧、医生王小琦、护士长余洪等就地待命。所有医护人员各负其责,紧张有序,时刻根据病情调整救治方案,全力抢救,为产妇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产科医生迅速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从启动抢救到胎儿娩出仅用7分钟,新生儿团队迅速开始另一个小生命的抢救接力。重症医学科进行液体复苏、抗休克、降肺动脉压、强心、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纠正酸中毒并动态监测生命体征。


产妇命悬一线,手术室上演教科书式救援


产妇低氧、低血压、心脏骤停,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产妇发生3次心脏骤停,心肺复苏3次。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高达5000多毫升。


生命第一!医务部部长亲自负责调配血源和急救药品,一袋袋救命的血液制品被迅速送往手术室。红细胞悬液输注了13个单位,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达 2000多毫升,冷沉淀10U,血小板输注了2个单位……嘀嘀嗒嗒的仪器声牵扯着医护人员的心,他们持以生命至上的原则,绝不放弃!


从深夜到凌晨,经过全院多学科协作全力抢救,该名产妇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最终彻底脱离危险。



术后,产妇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合影。医院供图


母子平安!顺利出院!又一次危重产妇的成功救治


母子平安,顺利出院,这名孕产妇和丈夫对该院医务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她动情地说: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成功把我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我们母子平安是幸运的,是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此次成功救治羊水栓塞的病例,母子均安,不仅仅是一次医疗上的胜利,更是医院综合实力的有力证明。它充分彰显了医院在危重孕产妇救治领域的高超技术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同时,也深刻体现了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应对复杂病情时的关键作用和巨大优势。


羊水栓塞为何被称为产科死神


羊水栓塞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成分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水肿,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心脏骤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产后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表现,危及生命,是产科特有的罕见并发症,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难以预测,可导致母儿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全球范围内羊水栓塞的发生率和存在很大差异,其发生率为(1.9-7.7)/10万,死亡率19-86%,这对医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素有产科死神之称。


未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将继续秉承救死扶伤,守护健康的神圣使命,为每一位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次挑战,书写更多生命的奇迹,让希望之光在每一个需要的角落闪耀,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而不懈努力。(王凡、实习生李岢洋)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知识分享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中文新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