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培希 孟春四月,正是出游好时节。不少人开始计划着“逃离”城市喧嚣,回归田园。 如今,民宿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朋友”们也表示,喜欢看最美的风景、住最酷的民宿、听最动人的故事。 银发经济快速发展,民宿行业也纷纷向个性化、特色化转型,准备迎接更多“银流量”。“爆改”民宿渐热,能否为养老生活开辟一片新天地?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寻解。 花驿民宿 图据杭州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微信公众号 建一栋怀旧民宿 描绘95岁祖母的最美青春 国内某第三方机构报告显示,听民宿老板讲述独特经历和故事,是不少自由行游客钟爱民宿的一大原因。对于忆旧的老年朋友来说,他们更渴望在民宿的短暂停留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满足。在杭州,沿着京杭运河进入大兜路历史街区,不少民宿沉浸其间。早些年,一间叫花驿的民宿在社交媒体上很出圈,遗憾的是,因为店主私人原因,这家店在不久前关门谢客了。 店主敏儿与记者讲起,这栋民宿起初的由来,是为了圆95岁祖母的梦,纪念一段跨世纪的爱情。 敏儿祖母出生于大运河畔的殷实人家,1937年夏天,16岁的祖母在酒会上与一位青年才俊相识相恋成婚,从此离开了家乡。人生坎坷无常,历经纷乱的战火、时事的变故,祖母一直忘不掉家宅的模样。 为了达成祖母心愿,敏儿开办了花驿,复刻祖母儿时的故居。民宿是江南典型的大户人家格局,天井边上左右厢房对称排布,青砖铺砌的房间和老旧雕花石柱的阳台,无一不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公共空间被各色鲜花妆点,客房里采用中式的花格窗、红色的帷幔与白色的纱帐,还有核桃木的梳子、蓝花布的拖鞋,都是敏儿煞费苦心从周边古村落里淘来的。 “因为花驿的环境贴合老一辈人的成长环境,不少客人都说,在这里能找到自己的青春记忆。”敏儿说,住宿的多是子女带着父母、祖辈,或是老人携三五好友,来这里听听故事,做做手工,喝喝奶奶亲手做的米酒。 这份记忆也流淌于舌尖。在这里,早餐也是老杭州的味道,白粥、煎蛋、小馒头,再来一碗虾皮紫菜小馄饨。 “不仅要照顾到老人们的口味,也想让游客体验到最纯朴的江南滋味。”敏儿说,如今她的微信上还会收到很多老顾客的留言,“都是希望我能‘重出江湖’,让他们再能体会一番旧时光阴的别样滋味”。 安吉溪客院民宿 受访者供图 木屋、农家乐、老洋房 60岁以上客流增长五成 花驿的故事虽然告一段落,但留下的“灵魂拷问”却值得深思:从“歇脚处”变“心归处”,“民宿+养老”真能成为50+人群的“诗和远方”吗? 据全球公寓民宿预订平台途家民宿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我国国庆出游高峰结束后,平台上银发族的预订量显著提高,这其中,60岁以上用户预订木屋、农家乐、老洋房等高端特色房源的占比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五成以上。 “公司银发板块的出客人数,以每年10%-20%的增量稳步上升,中老年游客正身体力行提升淡季民宿入住率。”中国国旅(绍兴)国际旅行社项目负责人陈林涛注意到,银发族的旅居主要集中在三四月、夏末、春节后等非假期时段,前往广州、云南、三亚、北海等南方地区的人群较多。出于对价格、气候环境、服务、交通的考量与需求,民宿在中老年群体间往往卖得更好。 来自北京的市民云云与记者谈起,每年九月,自己都会和姥姥前往郊区民宿避暑。 “小院位于山脚下,老房子又高,即便是盛夏,室内也只有26摄氏度。”云云说,管家大姐会询问姥姥的口味,用心烹饪三餐。最重要的是,民宿的设计与姥姥小时候的四合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那里和其他旅客一起制作手偶,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姥姥也变成了快乐的老小孩。 “新老年群体有更强的社交需求,比以往都要更加爱玩、敢玩。”陈林涛表示,60-65岁老人出游率高,且更看重文化内涵和情感互动,民宿作为连接旅居者与目的地的桥梁,更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中老年旅客带来了一场场深度而难忘的体验。 民宿主人悉心准备新鲜食材。 受访者供图 民宿适老化“爆改” 子女探望可免费住宿 庞大的中老年客群,刺激着民宿经济持续升温。越来越多民宿对配套设施进行适老化、个性化的升级与改造。 湖州安吉溪客院民宿主理人朱兴梁就在今年计划着“转型”,“民宿业竞争压力太大,我们正逐步增加中老年适玩的项目与服务,吸引这批客源来填补旅游淡季的空缺。” 朱兴梁将溪客院定义为“退休老人的理想栖居地”,内部配备起防滑地板、紧急呼叫器、数字监护系统等设施,保障老人的安全;将闲置空地开辟成菜园和果园,定期组织插秧、采摘等活动。此外,入住老人不但享有价格折扣,民宿还为子女探望老人提供免费住宿服务。 民宿提供中医理疗体验。图据@玉米徐徐 细分赛道上,民宿老板们也深谙“物以稀为贵”。有康养民宿提供中医药膳、每日开展养生功法早课、中医健康诊疗咨询,老板亲自上阵教八段锦;有的把手工制茶、织布机、油纸伞等非遗项目搬进房间,带中老年旅客重温旧岁月…… “我们希望让民宿逐渐从简单的住宿场所,演变成为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养老选择。”陈林涛表示,未来银发市场与民宿业的融合将会是大势所趋,以民宿为载体,融入养老服务元素,综合性为老年人提供短期居住、旅游体验与健康管理的“轻养老民宿”模式也会被更多人接受。 当志趣相投的老人在旅途中感受到安心、乐趣与关爱,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民宿+养老”能否成为银发族的“心之所向”?可期可待。 |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唐玲)为进一步强化阳明山辖区民宿行
4月9日至11日,六百余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齐聚青岛,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