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磁灶窑酱釉云龙纹军持 明锦地开光花卉纹盆 近日,晋江籍华侨王奋震专程从东南亚飞赴厦门,将珍藏的1件磁灶窑军持和1件青花盆无偿捐赠给厦门市博物馆。 王奋震18岁时离开家乡,侨居东南亚。他喜欢古陶瓷收藏与研究,并在当地收到不少历代的古陶瓷器物。近些年,他回福建老家参观几个博物馆时发现,自己的一些收藏品和博物馆的展品非常相似,他猜测可能是当年从福建外销到东南亚的。身在海外心系桑梓的他当即联系福建各地的博物馆,表示愿意无偿捐献自己的藏品,为它们找到“娘家”。他希望这些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展示,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专家组鉴定,王奋震此次捐赠的两件瓷器均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军持为佛教僧侣用于饮水或洗手的水瓶,酱釉云龙纹军持为白胎,胎质较细腻,施酱釉,釉色略为黄中泛绿,有细碎开片。釉不及底,底足露胎。腹部模印云龙纹,龙小头、细颈、蛇身,身形矫健。专家组认为,该军持为磁灶窑的精品,造型独特,是宋元时期磁灶窑行销海外的典型物证。 另一件明锦地开光花卉纹盆施白釉,里外绘青花花卉纹。盆内口沿处饰有折枝花卉纹,盆外口沿和外壁各绘有青花纹饰。底足粘砂,具有典型的晚明时期外销瓷底足支烧特征,是晚明外销瓷的典型器物,为研究明末清初青花瓷的外销提供了重要物证。 市博物馆保管与征集部主任、文博副研究馆员郑晓君说,文物捐赠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途径之一。王奋震先生此次的捐赠,既丰富了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为宋元至明清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史料,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化情怀与无私奉献。馆方将保管好、展示好、传承好这两件文物,让其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保护文物、爱护文物,将更多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和资料捐赠给博物馆,让文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文博事业添砖加瓦。 (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黄鹿滨) |
12月27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五
扬子晚报网12月13日讯(通讯员 崔书馨 黄绍琦 记者 薄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