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学雷锋日”活动中,还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在纪念馆悼念广场,他们为观众讲述家族故事。 幸存者彭玉珍后代关若欣: “历史终归历史,这段脚印就是铁证” 在纪念馆悼念广场“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上,矗立着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铜像雕塑,其中一位挽起右裤腿的是彭玉珍老人。今天,彭玉珍的重外孙女关若欣来到纪念馆,为观众讲述老人的故事。 关若欣擦拭彭玉珍的铜像 南京大屠杀期间,彭玉珍的右腿膝关节被日军打穿,落下终身残疾,受尽了折磨。关若欣回忆道:“太太在世时,我曾陪同她来到纪念馆拓脚印。虽然她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铜像和脚印将传颂着一种执着的精神,那就是历史终归历史,这段脚印就是铁证,它将永远记录、诉说着历史真相,警示后人。” 幸存者夏淑琴后代夏媛: “接过接力棒,为历史证言” 夏媛从小耳濡目染,了解外婆夏淑琴当年的亲身经历。在浇铸着夏淑琴老人的脚印旁,夏媛向在场的观众诉说外婆惨痛的经历。 夏媛表示,幸存者老人们留下的这些脚印和这段不平凡的路,为我们永存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这是一笔巨大的贡献。 如今,夏媛已从外婆手里接过这一棒,和13岁的儿子一起,作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延续着外婆的证言之路。 幸存者马秀英后代马雯倩: “继承祖奶奶的遗志,传递历史” 幸存者马秀英的重孙女马雯倩在仪式现场发表感言。她说:“我想向更多人讲述祖奶奶的故事,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勿忘历史。” 2019年,马雯倩成为了一名紫金草志愿者,担任志愿讲解员。 今年春节期间,马雯倩和父亲马骏一同来到纪念馆做志愿服务。 “看到这么多观众来参观,我很感动。 祖奶奶生前说过,‘只要活着就一直 作证 ’。 我会继承祖奶奶的遗志,把这段历史传递下去,这也是对她最好的告慰。 ” 马雯倩和马骏为观众讲解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队伍正逐渐壮大 如今,越来越多的如同夏媛、马雯倩一般的幸存者后代,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葛道荣的儿子葛凤瑾曾赴日向日本民众讲述父亲的亲身经历;艾义英的孙子黄睿多次陪同祖母参加家祭、阅读寻访等活动;夏淑琴的曾外孙李玉瀚多次向国际友人讲述家族的故事……幸存者的二代、三代甚至四代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未来,这支志愿者队伍还将继续扩容。 ·编 辑:潘琳娜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 ·监 制:凌 曦 |
12月27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五
扬子晚报网12月13日讯(通讯员 崔书馨 黄绍琦 记者 薄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