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结果,我省荆门市屈家岭遗址、潜江市龙湾遗址被评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武汉市明楚王墓、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随州市擂鼓墩古墓群获批立项。至此,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数及立项、评定数均位居全国第三,南方省份第一。 图/屈家岭遗址遗址博物馆 图/龙湾遗址博物馆鸟瞰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评定管理工作由国家文物局负责,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考古遗址公园符合若干条件且已初具规模后再开展评定工作,评定合格者,由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 图/明楚昭王墓 自2010年启动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以来,国家文物局已评定四批共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80处,我省熊家冢、盘龙城、屈家岭、龙湾共4处先后被评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楚纪南城、铜绿山、石家河、苏家垄、明楚王墓、学堂梁子、擂鼓墩共7处获批立项。 图/曾侯乙墓陈列厅 湖北历史悠久,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盘龙城、石家河等7处大遗址纳入国家文物局《“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大遗址荆州片区是全国六大片区之一。 图/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远景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利用,省政府实施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印发实施方案,成立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省长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全省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图/学堂梁子遗址航拍 ◆ 《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规划纲要》经省政府批准印发,20余处大遗址专项保护规划相继获省政府批准公布,为全省大遗址保护、管理、利用擘画蓝图; ◆ 《随州曾随大遗址保护条例》《屈家岭遗址保护条例》等大遗址专项法规相继出台,为大遗址保护管理奠定法治基础; ◆ 围绕“长江中游文明进程”“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课题,主动性考古工作持续深入并不断取得重大新发现; ◆ 大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与展示利用工程稳步实施,有效改善文物保存状况、提升周边环境、讲述文物故事; ◆ 大遗址所在各地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大遗址保护专职机构队伍建设,加大游客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投入近10亿元建成开放遗址博物馆(陈列馆)4家、在建4家,涌现出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成为以遗址公园为依托的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在实现大遗址有效保护的同时,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图/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化石及复原模型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重大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省十二次党代会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积极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好、管好、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楚小游 来源/湖北省文化与旅游厅 审核/文物保护与考古处 编发/湖北文旅之声 |
12月27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五
扬子晚报网12月13日讯(通讯员 崔书馨 黄绍琦 记者 薄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