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汇流——周文中先生百年诞辰国际研讨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开幕。 周文中1923年生于山东烟台一个具有文人传统的家庭。他是国际公认的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作为第一位在西方获得认可的华人作曲家,周文中的作品曾由世界各地的重要乐团演奏。《山水》(1949年)经常被认为是第一首既独立于西方、又独立于东方音乐语法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花落知多少》(1954年)、《谷应》(1989年)等。 周文中先生同时也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教育家。1949年他移居纽约,随著名作曲家埃德加·瓦雷兹上私人课,同时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1964年周先生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直到1991年退休前,他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担任重要的学术职位。 他于1978年创办了“中美艺术交流中心”。他还是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院士、国际当代音乐协会以及亚洲作曲家联盟荣誉会员。法国政府授予他“艺术与文学骑士”奖。他的学生包括齐纳里·翁、周龙、陈怡、盛宗亮、谭盾和瞿小松等。 2019年10月25日,周文中先生在家中安详辞世,享年九十六岁。 在开幕仪式上,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蔡乔中、星海音乐学院原院长唐永葆、周文中先生大儿子周渌岩、周文中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梁雷分别致辞。随后,“周文中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举行。 据了解,“周文中音乐研究中心”以作曲家周文中先生的音乐创作与研究理念为宗旨,主张青年作曲家的培养建立在“又中又西、又古又今”的基础上,朝着音乐汇流的方向努力。 在主旨发言环节,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说:“周文中先生在海外一直追求中国文化,他的音乐和创作理念对我有着持久、深远的影响。当我获得了普利策音乐奖后,长期担任评委的周文中教授第一时间打电话祝贺我,他不忘规劝我,‘你要记住,获奖不是最终目的’。” 随后,周龙还分享了在美国求学期间,周文中先生对他的帮助。 周文中曾说:“文人精神既是中国的也是普世的。之所以属于中国,是因为它承载着中国两千年来文化与社会的特有生活方式;之所以是普世的,是因为它代表着善良、真诚、独立、正直和勇气等人格特质。” 周文中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潘世姬在主旨发言时表示,周文中先生秉持着这种文人精神,几十年来在音乐这条道路默默耕耘。“我们今天需要缅怀这种文人精神,我们相信,他会持续影响更多年轻人。” 开幕仪式后,周文中的作品《霞光》《谷应》乐谱手稿发布会举行。随后,参会嘉宾将围绕“周文中的文人思想在其学术与创作中的体现”“东亚现代音乐中的书法传承”“再思‘华人作曲家何去何从?’”等主题进行持续两天的主旨研讨。 文、图 | 记者 陈晓楠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周欣怡 校对 | 潘丽玲 |
诉人世浮沉,阅城市变迁。作为现代化起步最早的城市,上海
中秋节 你的朋友圈文案准备好了吗? 是赏月亮、吃月饼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