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企雄安行,创新人才奔赴未来之城 ——解码未来之城(六) 通过一场“千企雄安行”,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决定从北京来雄安发展。图为2月26日,公司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样本检测。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 早春的雄安,暖意中透着生机。 2月25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内人头攒动,一场以“科链雄安 智启新程”为主题的“千企雄安行”活动正在举行。10家科技企业集中展示前沿成果,卫星直连通信芯片、第三代VR协同交互设备等创新产品吸引参观者驻足。活动结束时,多家企业负责人萌生落地雄安意向。 “千企雄安行”是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联合中国雄安集团、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打造的系列品牌活动。众多符合新兴产业定位的企业走进雄安,了解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和产业政策。 如果说“引得进”是开始,那让创新主体“留得住”就更为关键。 一枚仅有4.8毫米长的“带线胶囊”,吞服后20分钟左右便可完成一次全面的胃镜检查。3月7日,河北雄安观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安观阅”)业务负责人张伟在科技园现场演示第一代有线传输磁控胶囊内镜系统运行。 去年5月,张伟从北京来到新区,首次参加了“千企雄安行”活动,现场的人才政策推介以及创新成果展示深深吸引了他。新区在了解张伟有意在雄安创业后,积极进行对接。去年12月,雄安观阅正式入驻科技园。 一边是科技创新企业寻求适合产业发展的新场景,一边是雄安想要吸引科技含量高、符合新区发展定位的产业项目。“千企雄安行”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创新主体走进雄安、落地雄安,促进创新要素加速聚集,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对此,张伟感受很深:“‘千企雄安行’给了企业展示的机会,让投资机构及客户对我们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很多企业最初只是抱着来看看的心态,但雄安的场景和政策总能打动他们。”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产业组副组长张筱薇介绍,新区聚焦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方向,推动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健全创投联盟合作机制。同时,以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活动为契机,加快推出一批带动效应强的垂直领域标志性应用场景,由龙头企业牵头设计场景,中小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场景建设,丰富场景创新生态。 2023年9月以来,已有8899家企业通过“千企雄安行”踏上这片热土考察交流,其中55.6%来自北京。“今年新区将每月举办一场大型活动、每半月举办一场小型活动,常态化组织交流对接活动,邀请更多企业到雄安新区考察对接。”张筱薇说。(河北日报记者 李畅)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
借助人工智能同传系统,演讲者可以用多种语言同步“演讲”
3月18日,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