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科学新年大会重磅推出多个“科学+”项目

新资讯 2025-1-5 15:20 浦东发布 3 0

迈入2025年,如何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上海科技馆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携手并进,联合推进一平米博物馆、科学桌游等合作项目,让博物馆资源进社区、进乡村,惠及更多市民群众。



日前,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科技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科学新年大会暨腾讯科技之夜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


在活动主会场,多个科学+”项目重磅发布、举行,包括2024年度科技关键词、以介孔材料为主题的科普微电影《造孔的我们》首发式、一平米博物馆开放计划等。


跨界对科学科普事业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会联系更多的文化企业、文化场所,把科技融合在一起。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


演讲、对谈、实验等节目也精彩上演;在博物馆各处,以趣逛、趣玩、趣购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之夜,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立体式的科普大餐;120多位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和患儿家庭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探秘科学世界……这不仅是上海科技馆与腾讯深度合作的开端,更是对科创教育未来、跨界公益创新的一次探索与展望。


群星踏浪而来


让前沿科学流行起来


活动以蓝毯仪式启幕,在动物标本环绕下,来自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的群星踏浪而来,分享他们对科创教育的独到见解。


近年来,不刷题的吴姥姥科普创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形成了独特的吴姥姥现象。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以其独特的科普风格,打破了传统科普的诸多限制,激发了大众对科学的兴趣。



走上蓝毯,不刷题的吴姥姥对青少年新年的祝福就是不刷题希望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动脑筋,要把握好自己的未来,不要刷题,而是要在学习中做研究。


在讲座环节中,各界大咖跨界分享各自领域中科创的意义与成果,为观众解锁多维科学教育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带来硬核主题《铁马冰河入梦来:量子计算机的晶体管》,从费米子的发现说起,深入浅出地为公众介绍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路径和前景,以前沿主题带领观众触摸未来。


小时候最重要的是怀有一颗好奇的心,希望小朋友们在新一年里对科学的好奇心越来越多。丁洪表示。



在活动现场,也迎来了多位跨界重量嘉宾。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介绍了当今体育界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新科技应用,让观众了解当下新技术对体育运动产生的变革。


活动现场还揭晓了2024年度科技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由科学家、教育家以及各领域专家共同票选得出,它们不仅精准捕捉科技发展脉搏,更为未来指引方向。


新兴技术将如何改变科创教育?应当如何推动多元主体协同进行科创教育?这些问题决定着科创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科学新年大会上,来自场馆、高校、学校、企业等科创教育主体的各界人士共话科创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江澎结合2024年的科技界热点人工智能谈拔尖人才的培养。在科创校长空间站核心环节馆长有约跨界对谈中,全国政协委员、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冠军陶璐娜,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华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华二附属初级中学校长施洪亮就科创教育的未来发问,共同探讨不同领域如何携手推动科创教育。


打破有限围墙


让科创教育起来


微电影是近年科普的创新形式,活动中举办了以介孔材料为主题的科普微电影《造孔的我们》首发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姜道荣,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俞立中共同揭幕。



记者了解到,微电影聚焦功能介孔材料主题,通过三位主人公各自的人生切片,构建起多维度、多层次的叙事章节,带领观众领略中国科学家在纳米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感受坚持不懈、勇于突破的科研精神。作为微电影的首席科学指导、特别出演嘉宾赵东元带来了《从拉瓦锡到化学能源——“天赐元素》的演讲,为微电影进行造势宣传和专业阐释。


近年来,脱口秀作为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娱乐形式迅速崛起,科普行业亦与时俱进,拉进科普与公众的距离。在活动现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健康促进办公室副主任姚乐和上海市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爱卫健促科科长、主管护师李洁夫妻联袂带来脱口秀《长老的控糖真经》,女儿国国王协助糖僧将真经带回东土大糖’”“控糖还是只会少吃一点,低GI食物了解一下等金句频出,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做好医学和观众之间的翻译者



科创集市作为科创校长空间站的传统亮点,在博物馆内汇聚企业高新科技成果与产品的精彩展示、融入了学校科创教育实践展示以及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象呈现,共同服务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上海科技馆携其创新的行走的天文馆亮相,作为一平米博物馆项目的崭新面貌,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普体验。此外,上海科技馆研发的多款科学桌游吸引了众多目光,这种新颖独特的科普形式正逐渐赢得广泛的认可与喜爱,成为科普传播的新风尚。


当天邀请了120多位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和患儿家庭走进自然博物馆,他们在机构伙伴和爱心志愿者的陪伴下,在博物馆中探索生命的奥秘,领略缤纷生命的多样与奇妙,亲身体验非洲风情、木偶剧的欢乐,与科学亲密接触。



活动现场,由上海科技馆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的一平米博物馆开放计划正式发布,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宋娴表示,该计划旨在打破博物馆的有限围墙,让更多博物馆的优质资源走出去,实现科学文化的无限共享。


除了让更多市民群众走进去,还可以让馆院资源走出来。此次腾讯基金会和上海科技馆三馆的合作,在公共空间设置一平米博物馆,让科普知识和一些珍贵的藏品走进乡村、社区、医院、学校、企业等博物馆以外的场景,惠及更多老人和孩子们。


据悉,社会捐赠人也可以加入开放计划,出资为所在社区、孩子的学校、自己的公司或者医院建立一平米博物馆,从而开创一个让捐赠人、受益人、志愿者都可参与的新模式。


文字:杨珍莹


编辑:顾佳伟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知识分享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中文新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