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10日,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全院教职工开展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数字素养及信息化培训,旨在提升师资队伍人工智能及信息化水平,为学院内涵建设与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培训现场。龙毅 摄 在开班仪式上,学院副院长陈明对培训提出要求。他指出,此次培训一方面要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学会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培养数字化思维,增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等工作中运用AI技术的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信息化素养高且专业扎实的教职工队伍,为学院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水职院副院长陈明在开班仪式上讲话。龙毅 摄 此次培训由上海景格职教研究院承担,研究院院长唐东平亲自授课。培训形式丰富多样,涵盖集中授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以及典型案例分享。理论培训聚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帮助教职工全面把握数字教育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实践操作分为人工智能应用和AI赋能信息资源检索两部分,针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分类开展,通过专家与教职工的互动交流,确保所学知识能够切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上海景格职教研究院院长唐东平授课。龙毅 摄 培训期间,教职工学习热情高涨,对培训内容和形式给予高度评价。教师们反馈,人工智能在教学场景中的实操演练,使他们掌握了AI辅助备课、智能学情分析等实用技能,运用AI技术优化教学设计后,课堂互动性显著增强,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行政人员和辅导员也表示,培训中所学的智能数据分析工具为工作提供了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教职工进行实操练习。袁坤摄 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职工数字素养与信息化应用能力,还强化了团队协作和跨部门联动意识,有力推动学院数字化建设与转型,助力学院在教育数字化道路上阔步前行。 特约通讯员 王燕 贵州教育报记者 郑青 编辑 杨睿 二审 贺韬 罗欢 三审 王宁 |
红网时刻新闻2月26日讯(通讯员 唐新宇 刘亚力 刘应希)2
在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始终是推动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