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医改不断深入,我国医药行业逐渐从仿制向创新转型,创新药的黄金时代已然到来。在浦东,一批中国本土创新药企业在蓬勃发展,坚持自主研发,“小而美”“联合创新”的发展模式让 “创新药”产业活力四射。而“深耕”浦东多年的跨国龙头企业,瞄准新赛道,不断加大投入布局。经过多年发展,浦东作为中国创新药研发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瞄准前沿新兴领域,今年一季度,在医药产业新赛道上再次涌现了多项创新成果,“首个、首发、首创”频发。 ▼ 创新药不断上新,产业呈现勃勃生机 进入春季,很多人会“定时”开启过敏性鼻炎模式,反复打喷嚏,鼻塞、鼻痒、流鼻涕,还常伴有眼睛痒、流泪和结膜充血等眼部不适。近日,全球首个获批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IL-4Rα生物制剂——康悦达®(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后,已在上海多家医院内开出处方。 记者从位于浦东的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这款创新药通过靶向阻断过敏反应核心通路,能够快速缓解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康悦达®作为一种针对白介素4受体α亚基(IL-4Rα)的高效、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也是全国首个自主研发并获批上市的IL-4Rα抗体药物。 康诺亚聚焦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已搭建差异化产品管线,研发多款潜在世界首创或同类最佳的候选药物。自2008年落地浦东张江以来,康诺亚的人才团队持续壮大,规模体系不断升级。 本月浦东医药圈多家企业都传出“上新”捷报: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由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迎来了它的第11项“加冕”: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细胞癌在中国获批。 至今,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君实生物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邹建军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致力于该领域内的药物创新,为人类抗击肝癌事业注入更强大的‘中国智慧’。” 同一天,和黄医药宣布,达唯珂®(TAZVERIK®,他泽司他/tazemetostat)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在中国获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后的EZH2突变阳性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达唯珂®此次获得批准是通过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优先审评程序取得,亦标志着达唯珂®在中国取得的首个全国性监管批准。达唯珂®是和黄医药的第四款产品,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EZH2抑制剂,也是和黄医药首个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的批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延续了近年来国家对医药创新的重视,释放出以创新驱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强烈信号。 在浦东,AI制药、脑机接口、基因编辑治疗、降糖减重等细分赛道的创新力量也快速崛起,产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如在减重领域,今年1月,银诺医药历时10年自主研发的全球“最长待机”降糖药——怡诺轻(依苏帕格鲁肽α注射液)获批上市。银诺医药也由此成为全球第三家、亚洲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的企业。公司还拥有多项针对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适应症的研发管线,且所有管线均为自主研发,拥有全球专利。 专注于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创新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正序生物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碱基编辑药物CS-101在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β-地贫)方面再创佳绩,在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开展的关于碱基编辑药物CS-101的临床研究中成功治疗了第二位外籍患者——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这是继首例基因编辑治愈来自老挝的β-地贫外籍患者后,正序生物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瞄准新赛道,浦东企业加大投入 随着中国医药产业自身的成长,外资企业也想要继续抓住中国这个全球生物医药最具发展机遇的市场。 细胞与基因治疗是两种新兴治疗技术,已在血液肿瘤、实体肿瘤等很多疾病中展现出疗效。为扶持这一潜力巨大的生物医药细分产业,市科委、市卫健委等部门近年来联合发布了促进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浦东也发布了促进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在生物医药“新赛道”上,浦东也定下了目标:致力打造比肩国际的细胞和基因产业地标,为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更加有力的战略支撑。到2025年,新增创新产品4-5个,其中1-2个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培养基等关键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若干专用科学仪器和关键设备工艺取得突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新增全产业链上市企业5家以上。 两年前投入近亿元,在张江设立了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中国科创中心”的浦东跨国企业Cytiva(思拓凡)又有新动作,在科学城内启用全新细胞培养基开发基地。此次全新细胞培养基开发基地将针对中国本土企业对高效开发与精准适配的迫切需求,提供培养基变体量身定制等。 “该基地是思拓凡全球三个生产制造基地中最‘年轻’的一个,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我们全球市场占比份额越来越重,浦东张江是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战略阵地,设立在此和产业是高度粘合的。”Cytiva中国总裁李蕾进一步表示,已落地两年的科创中心也在不断承接各种新工艺开发、新疗法项目的研发 ,“我们也是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成员之一,赋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比如,一款新药物,不一定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成果,可能是外部科学家通过Cytiva这个平台的赋能实现快速上市。” 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中已逐渐从“参与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浦东企业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与基因疗法等前沿领域正加速进入,重塑产业格局。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一批在浦东深耕多年的跨国企业代表登上讲台,表达了更加坚定投资中国的态度。武田制药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卫博科(Christophe Weber)表示,中国对于武田至关重要,将致力于推动前沿创新,并不遗余力地将突破性的疗法引入中国市场。 诺华首席执行官万思瀚(Vasant Narasimhan)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医药创新领域的政策支持和监管改革也为跨国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诺华也获益于此,我们致力于将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和前沿疗法更快地引入中国,扩大医药健康可及性。”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核药王者”, 诺华带来的核药Pluvicto(177Lu-PSMA-617)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到了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42%。 核药赛道异军突起并非偶然,近年来无论是诊断用还是治疗用核药的临床需求与用量都在攀升,核药市场潜力背后是巨大未被满足的肿瘤临床治疗需求。记者了解到,在核药新赛道上,张江不少创新药企都在持续探索,致力于在新靶点、新分子、新适应症、新核素等方面寻求突破。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浦东现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今年以来,企业如火如荼加大投入的背后正释放出强烈信号:浦东将进一步集聚产业链各方力量,瞄准新型小分子药物、新一代抗体药物、细胞与基因药物、核素药、合成生物等重点赛道,吸引越来越多世界级产业资源、创新人才、重大项目落地。 文字:杨珍莹 编辑:王雨濛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
3月29日,由福建省医院协会主办,《福建卫生报》社、明溪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杨燕 北京报道 中国医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