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跑鞋,换上运动服,上午7点,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专科护士罗兰已经早早来到了金温江博览园。这里是今年温江半程马拉松的起点,也是罗兰和同事们今天任务的“起点”,作为本次马拉松赛事的急救跑者,她们需要在完成马拉松赛事的同时,关注每一位参赛者的状态。 急救跑者是马拉松等长跑赛事中兼具跑步能力与急救技能的特殊志愿者,负责在赛道上为参赛者提供紧急医疗救助,确保安全完赛。4月13日,温江半程马拉松正式开跑,这次赛事共有80余位急救跑者,其中有24名来自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何选择以这样的身份参赛?面对这一问题,罗兰和同事异口同声地说:“长跑是爱好,救人是职责,家门口的马拉松赛事,我们有义务为大家做好服务。” 不冲PB不看风景 “我们只希望大家能安全完赛” 4月13日上午7点30分,随着发令枪打响,温江半程马拉松正式拉开序幕,市五医院老年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王清权和众多参赛者一起,开启了自己的又一次“跑马”之旅。和其他参赛者不同,他的参赛号牌下,多出了一排字——医护跑者,这一次,王清权有着参赛者和急救者的双重身份。 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作为马拉松爱好者,王清权“跑马”跑了快10年,最好状态下,他完成半程马拉松只需要1小时36分钟。但此次作为急救跑者,他不能够按最舒服的配速跑,甚至不能戴上跑步“必备”的耳机。 抽筋、低血糖、热射病、跌倒外伤等都是在马拉松赛事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尽管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医疗保障点,但如果中途出现紧急情况,从联系保障点,到医生赶到现场还是会耽误时间,这时就需要急救跑者第一时间进行急救。马拉松赛事线程长,参赛者的跑步速度不同,为了照顾到每一个参赛者,王清权和同事们被划分到了不同的配速区间。同时,为了更好地观察参赛者的状态,他们不得不放弃音乐助力,时刻紧盯参赛者。 “急救跑者比当普通跑者更累,神经也会更紧张。肯定是不指望破PB(个人最佳成绩)了,只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完赛,不要给我们出手的机会。”王清权笑着说。 组建跑团申请参赛 “想要为家门口的赛事出一份力” 记者了解到,这一次王清权和同事们参加的“温马”是以跑团的名义报的名。在市五医院里,有不少医务人员都很喜欢跑步。2018年,王清权和同样从2016年开始“跑马”的核医学科专业组组长石磊一拍即合,在医院内部成立了一个“跑团”。 “其实就是拉了个微信群,大家私下有空约着一起跑步。”石磊向记者解释,“以前我们‘跑马’都是以选手身份参加,去年‘成马’也有同事自己报名了急救跑者。但‘温马’就在家门口,大家合计着能不能‘组团’报个急救跑者,想为家门口的赛事出一份力,就尝试着和主办方联系了一下。” 要有能跑完全程的能力,也要会专业的急救知识,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跑者算不上多。听说医院里的马拉松爱好者主动申请当急救跑者,主办方大方地为跑团里涵盖重症监护室、心内科、骨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24名医务人员报了名。 11点左右,参赛者们陆续抵达终点,一条内容为“祝贺完成2025年温江半程马拉松”的短信也准时发送到了石磊的手机。11点20分,石磊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家门口的马拉松,带着任务去跑,顺利完成任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供图 受访者 编辑 曾雪柔 |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治好这个病!”近日,甲状腺癌患者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