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房产交易市场里,贝壳找房西山签约服务中心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2024年,这个仅有6人团队的签约中心创下2935单的签约量,远超同城其他三家中心。当爱琴海商圈德佑房融壹号公馆店店东李文签将绣着“专业敬业为客业,用情用心为门店”的锦旗递到签约经理手中时,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才被更多人知晓。 “凌晨1点收到签约经理的消息是常事。”李文签回忆道。西山签约中心日均处理近10单二手房交易,每单涉及的客业需求差异极大。签约经理马一鑫的微信聊天记录里,置顶的是十几个闹钟提醒——从合同复核到税费计算,每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控时效。“客户资质复杂、流程卡壳时,他们总说等我再想想办法,而不是直接拒绝。” 这种坚持在2024年12月的一单交易中尤为明显。某客户因资质问题连续三天变更购房意向,签约经理苟国琼与经纪人反复调整方案,最终在第三次洽谈中促成签约。“他们甚至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只为帮客户多争取0.5%的利率优惠。”李文签感慨道。这样的案例,让西山签约中心全年收到超20次客户主动致谢。 “机械式服务无法应对二手房交易的千变万化。”主管杜亚丽坦言。面对昆明最繁忙的签约量,团队摸索出一套动态协作机制:签约经理提前介入交易环节,与经纪人共同梳理客业风险点;遇到突发状况时,双方通过线上群组实时共享信息,避免因沟通滞后导致单量流失。 这种换位思考的理念甚至改变了工作习惯。经纪人王凯发现,签约经理开始主动询问门店的客源结构:“他们根据我们的客户画像,提前准备好不同版本的合同模板,签约效率提升了30%。” 西山签约中心的成功,还在于技术赋能与人性化结合:通过标准化流程管理系统,如闹钟提醒、电子档案同步等保障基础效率,同时保留人工研判空间应对复杂个案。正如李文签所说:“专业是贝壳找房的底色,但让客户选择反复回来的,往往是凌晨2点那杯递到手边的热茶。” |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最新数据,2025年2月,上海二手房价环
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