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之外,碗筷之间,饮食不只是果腹之用,还代表着文化相传。 “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浙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帮菜以西湖世界文化遗产为“盘”,以江南烟火、历史底蕴为“料”,以饮食文化研究为“火”,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近日,由浙江省社科联、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发起的2024年浙学少年团文化寻根活动,实地寻访江南饮食文化,品尝正宗“杭帮菜”,品读“文化味”的大餐。 浙学少年团文化寻根活动现场。记者陈素萍 摄 走进“可以吃的博物馆” 杭帮菜圈粉“10后”小伢儿 在浙江,有一些小众且有趣的博物馆,比如位于杭州玉皇山南麓的中国杭帮菜博物馆。 杭帮菜博物馆由“展陈馆”“钱塘厨房”“杭州味道”“东坡阁”四大区域组成,集杭帮美食文化展示、互动体验、餐饮品尝于一体,可看、可玩、可学、可品。开馆12年,被称为“可以吃的博物馆”,馆内还有三家规模不同的餐厅,无论是知己小聚,还是盛大宴会,都能在这里举办。 宋嫂鱼羹、莼菜鱼圆汤、西湖醋鱼、慈母蛋烧肉、九曲茶香鸡、炒双冬、豌豆炒虾仁、糖醋里脊、腐皮炒青菜、鲜肉小笼、片儿川、酒酿圆子、水果拼盘……随着一道道经典佳肴端上餐桌,浙学少年团文化寻根活动在饭菜香气中开启。 工作人员一边上菜一边讲杭帮菜的典故,“杭帮菜忠于食材本味,讲究‘应时而食’,以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淡雅细腻而闻名。吃杭帮菜,不仅是品尝菜肴,更是品味文化。” 要说杭帮菜中哪道菜品名气大?西湖醋鱼一定榜上有名。自从#西湖醋鱼难吃#上热搜后,杭帮菜博物馆里的大厨更下决心要把这道菜做好。 具体怎么烧才得法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旅游烹饪系叶方舟老师在现场为同学们解惑:“西湖醋鱼是流传很久的经典杭帮菜,有很多技术要点和窍门。比如,七刀半的改刀工艺,前七刀是为了让鱼快速成熟,鱼鳍竖起有立体的美感,最后半刀是为了去掉最腥气的草鱼牙齿。除此之外,鱼的选择、火候、糖醋汁的比例、酱油的用法、芡汁的厚薄、打芡的手法等都有不同讲究,是一道非常有难度的菜。西湖醋鱼烧得好,可以吃出湖蟹的味道。现在,厨师把草鱼换成了肉质更好的鳜鱼或笋壳鱼,让这道名菜既提升了口感又不失传统的味道。” “清淡,是杭帮菜的象征性特点,选料讲究,烹饪也有技巧和难度。餐厅饭店在烹制时,如果食材没选好、烧法不对路或者功夫不到位,容易‘翻车’。”叶方舟说。 每一道传统杭帮菜背后,都有流传已久的故事。“宋五嫂原是汴京的民间厨娘,南下杭州后,在西湖边卖起鱼羹,就地取材,把原来的黄河鲤鱼换成西湖鳜鱼。某天,宋高宗乘船游览西湖,恰巧尝到宋五嫂的鱼羹,让他想起家乡味道。有了宋高宗的点赞后,宋嫂鱼羹一跃成为餐桌上的招牌。”当宋嫂鱼羹冒着热气端上桌时,叶方舟说,类似的故事,在杭帮菜博物馆里俯拾皆是。 “既饱了眼福,又饱口福,真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餐饭!” “逛完博物馆,不但可以了解杭帮菜的悠久历史,更会爱上杭帮菜。” “了解了历史,再吃上一顿好吃的杭帮菜,一定不会再觉得杭州是‘美食荒漠’。” …… 一边认真听讲,一边手不停筷,餐桌上渐渐响起了浙学少年们的讨论声,桌上的西湖醋鱼也很快被孩子们吃得只剩鱼骨头。 看来,掌握好了手法和火候,博物馆大厨们的确烧出人们的“心头好”。隅居西湖一角的杭帮菜博物馆,正以特有的方式,将美食背后的文化充分挖掘出来、传播开来。 浙学少年团文化寻根活动现场。记者陈素萍 摄 众多名人在西湖边且吃且聊 杭帮菜是“老祖宗严选”美食 吃饱喝足后,浙学少年团走进了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展陈馆。 展厅入口处,有一幅占据整面墙的美食天堂盛景图,描绘了南宋时期的餐饮大观。这幅画再现了钱塘自古繁华、荟萃天下美食的历史盛况。投影前,大运河沿线的民情风俗缓缓展开,食肆中小二的吆喝声,百姓做午饭时升起的炊烟,让人瞬间穿越。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馆共分两层,陈设包括十个展区、二十个历史事件的场景复原,梳理了上至良渚文化,经过秦、汉、三国、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阶段,下至民国和当代的杭帮菜传承发展的脉络。其中,馆内300多组菜模,逼真还原了各时期的杭帮菜。 浙学少年团文化寻根活动现场。记者姚群 摄 “早在良渚时期,杭州人就已经懂得‘饭稻羹鱼’,就是用稻米做饭、用鱼做羹,这算是最早的杭帮菜。到了南宋,南料北烹以及南宋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使杭州菜独树一帜,街头巷尾酒肆林立,涌金门外的丰乐酒楼便是当年临安城内的网红店。”叶方舟笑着说,杭帮菜可是“老祖宗严选”, 几乎每一道经典杭帮菜,都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场面”,历代知名吃货曾在杭州且吃且聊。 南北朝时期,苏小小的镜楼情会,鲈鱼脍、炙黄雀、烤鹅、蜜姜、梨菹(zū),再配一小碟香榧,就是他们当年吃的一桌美味。 隋唐时期,杭州流行西湖船宴,杭州刺史白居易与元稹泛舟西湖,在船上吃莲房鱼包、清蒸野鸭、上枲糗、荷叶鲊等,有的菜一直流传至今,被收入后人做的白居易船宴菜单,也留下了元白诗酒会饮的美谈。 另一位“老市长”独创的东坡肉必定榜上有名。关于东坡肉来源的传说众多,其中有个说法是,苏轼疏浚西湖后,老百姓给他送去了肥美的猪肉和香醇的黄酒。苏轼吩咐家仆把肉和酒一起分发给城中百姓。没想到家仆听错了,直接用酒烧制猪肉,意外做成了这道肥而不腻的东坡肉,在杭州城里流传开来。 清代,杭州出了袁枚和李渔两位美食家,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中,糯米藕、鱼圆、酱肉等带着浓厚杭帮味道的“随园菜”,至今仍是普通杭州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鲁迅喜欢的“虾子烧鞭笋”,梁实秋着迷的“蜜汁火方”,在杭州仍能一尝滋味……漫长历史长河中,杭帮菜香飘万里,抓住八方来客的胃,更留住了他们的心。 如今,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赋予了杭帮菜足够的底气,也抓住了浙学少年团这群孩子们的心。 当同学们向叶方舟老师请教,烹饪学习何时算出师?叶老师说:“厨艺没有尽头,你可以钻研一辈子。杭州传统名菜有36道,厨师们正结合杭帮菜的烹饪工艺,打造更多‘新杭帮菜’。杭帮菜历久弥新,期待惊艳更多人的味蕾。” |
12月17日,由连云港市档案馆主办的“墨韵书札 翰香今古—
12月12日,游客坐在澳门岗顶剧院的台阶上。 澳门历史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