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文化自信,激荡在闽山闽水间

新资讯 2024-10-22 14:33 福建日报 2 0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10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漳州、厦门等地考察。


在漳州市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习近平听取当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等情况介绍。他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在厦门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习近平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


沿袭中原文化的深沉厚重,孕育闽越文化的风情万种,濡染海洋文化的开放包容,浸润红色文化的坚毅果敢——身处这片承载优秀文化的沃土,八闽儿女志气正坚、骨气正硬、底气正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心铸魂,倾力交出文化大繁荣的福建答卷。


闽东之光,接续传递


《山海经》载: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八闽的波澜壮阔,来自巍峨群山,来自通达江海,令人不禁迎山长咏,向海而歌。


宁德,重峦叠嶂,海阔港深,是八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曾把闽东的锦绣河山、灿烂文化传统和闽东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生动形象地概括为闽东之光,并设想拍摄一部电视音乐片,利用电视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展示闽东的闪光点。



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常态化演出现场(资料图片)


20世纪90年代初,由习近平同志亲自指导、推动创作的风光音乐电视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应运而生。12首原创经典曲目,突出反映闽东的山海风光、建设风貌和风土人情,尤其凸显闽东人的风格,即改革开放的博大胸怀和滴水穿石的坚韧意志。


19912月,该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在全国尤其是福建产生了巨大反响。同年,该片荣获福建省第四届电视艺术奖一等奖、全国第五届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19953月,又获得福建省首届百花文艺奖。文化精品,鼓舞人心,润物无声。在那个闽东尚属老、少、边、岛、贫的年代,激昂壮阔的乐章唱出了催人奋进的主旋律。30年来,借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之精神,宁德相继抱上一个个金娃娃,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地标,由此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福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1421日晚,国家大剧院灯火辉煌,高朋满座,基于前作基础改编的大型交响音乐会《山海的交响》行将上演。


30年前的歌声以青春之名,吹响奋楫扬帆的冲锋号;30年后的重新编排则似一眼嫣然回眸,忆峥嵘岁月,数风流人物。


此次改编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韵味的同时,对艺术架构、空间脉络、表现风格、表演形式和舞台声、光、电等要素层面进行了调整与充实。


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变的深沉情怀。一滴一滴,滴向千年的岩石……当那岩石终于被滴穿,你开拓的脚步仍不停息,《献给水滴的歌》描绘出闽东之光最鲜明的底色;这里红旗招展,曾是长征前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山也记得,水也记得》诉说闽东红土地上可歌可泣的英雄情怀;这里江山多娇,《蓝色牧场》讴歌碧波万顷,《星光摇篮》颂唱苍翠峰峦;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畲家妹子》呈现畲乡风采,将凤凰儿女脱贫致富的故事娓娓道来……


剧目终了,余音绕梁,国家大剧院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闽派文艺,迈向高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201410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出文艺在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方面的深远意义。


透过闽东窗口看福建,八闽大地处处挥洒着文艺光辉。



莆仙戏《踏伞行》 (资料图片)


赓续传统,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23个活态戏曲剧种尽显闽派风流,堪称中国戏曲史的缩影。福建连续十一届蝉联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且二度摘得双梅花,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版图的高地


放眼当下,福建是文艺评奖改革以来全国首个五个一工程实现满堂红的省份。《山海情》《古田军号》《闽宁镇》《绝命后卫师》等标志性影视剧作交替接棒,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长期落户厦门;群舞《春会来》以总分全国第一的佳绩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大奖;闽东诗群代表诗人汤养宗作品集《去人间》揽下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实现该奖福建历史性突破;一批作品和个人荣膺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白玉兰奖……


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持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在文艺精品与文艺人才风起云涌的实践中得以坚定。


试问福建文艺屡攀高峰的背后有何密码


在于制度护航,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福建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文艺创作一库两制、投入保障、评价激励、人才培养等机制,构建文艺创作生产全链条、大集群,着力推动闽派特色文艺蓬勃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文艺闽军



电视剧《山海情》剧照


在于脚踏实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立足生活的深厚沃土,倾力抒写人民故事,为时代精神鼓与呼。电视剧《山海情》坚持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塑造真实丰富、坚韧不拔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现闽宁协作铸就的脱贫攻坚史诗;歌仔戏《侨批》聚焦19世纪闽南人下南洋艰苦打拼的历程,以反映国人精神力量的赞歌串联起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情感共鸣。


在于守正创新,以更新理念、更新实践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越剧《唐琬》将越剧〔张(云霞)派〕艺术、昆曲、古琴、话剧四者结合,舞台嵌入素净、空灵的现代审美;闽剧《生命》以古老剧种承载现代题材,打破一唱众和的传统表演形式,别出心裁地以女性视角诠释革命信仰的伟大力量。


在于双向奔赴,日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福建深入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建强用好95家公共图书馆、95家文化馆(艺术馆、群艺馆)、152家各类博物馆,1113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万多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近500个百姓大舞台、近5300个乡村戏曲小戏台;打造欢乐常相逢百姓大舞台、乡村村晚三浦并臻文化联盟等群众文化品牌。2023年,全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3万余场,观演人数约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45%


守护根脉,薪火相传


闽山闽水,贯连古今,文脉绵长。


北有周口店、南有万寿岩,三明万寿岩遗址年代距今20万年至3万年,是迄今华东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遗址,印证着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深邃历史。


距今7500年至3000年的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是福建沿海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从这里出发,南岛语族奔赴星辰大海。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朱子理学兴贤毓秀,传习不息,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粹。


一部船政史,半部中国近代史。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历久弥新,指引后人坚定意志,赤心报国。



三坊七巷 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等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2021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文化自信,在守护根脉与薪火相传的历程中得以增进。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围绕这16字工作方针,福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若干措施》,大力推进申遗工作,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精心守护八闽文化的


深入武夷,看丹霞林立,品悠悠清茗,领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福建土楼,缘于古人迁徙,兴于宗族情结,以方圆姿态笑傲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漫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细数万国建筑博览风华,见证中外文化多元荟萃的深厚内涵;走进泉州,22个遗产要素串点成线,勾勒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古今风韵。在福建,世界文化遗产灿若繁星,谱写锦绣华章。


八闽物语,洞悉风云变幻。三明万寿岩遗址(2000年度)、浦城猫耳山商代窑址(2005年度)、浦城管九村土墩墓(2006年度)、漳平奇和洞遗址(2012年度)、永春苦寨坑窑址(2016年度)、平潭壳丘头遗址群(2023年度)分别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共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3251处、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469222/套(共计769364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文化标识日益凸显。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资料图片)


刀剪纷飞,织就山魂海韵;无钉无铆,筑成飞阁流丹——十年来,福建有2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其中送王船是我国首个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合申遗成功的项目。十年来,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4人,总数分别居全国第9位和第5位。全省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5项、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359项,有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是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三个系列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2021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记嘱托,福建持续阐释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努力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于社仓开救荒之先河的故事里体会人本情怀,到朱子亲手种植的古樟下探寻邹鲁渊源,在敬贤祈福的拜师礼中明理崇德。朱子文化已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抒写培根铸魂的时代新篇。


以生生不息的白瓷窑火解构海丝文明,借重温夯土砌石营造技艺为媒追问客从何处来,举办民俗文化盛典传颂妈祖舍身济难、慈海护航的精神内涵,依托畲族民俗文化打造活力特色畲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15个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先后落地,区域文化生态整体保护再上层楼。


持续推动中国船政文化城保护修缮项目,打造生产、参观、研学、实训、科研等一体化活态保护与利用场景,以大博物馆理念让文化遗址在当下,通过折叠渐进式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追忆春秋。


传播弘扬,蓬勃发展


有一种力量,唤作敢为人先;有一种情怀,名为爱拼会赢。背靠八山一水一分田,闽人从不惧开山劈海、乘风破浪,也定要筚路蓝缕、勇攀高峰。


身处人间福地,闽人崇福、祈福、盼福。文化的澎湃潮流激荡千年,寄寓美好希冀,传递真挚情感。


向海图强、向海而兴、经略海洋,福建历来是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桥头堡。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大国风范从这里奔赴四方,书写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天下大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文化自信,在传播弘扬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得以绽放。从水运仪象台仰望璀璨星河,看漆线雕技艺巧夺天工——2021年以来,福建创新实施闽人智慧系列主题传播计划,围绕非遗里的闽人智慧”“你不知道的福建”“闽人新智等主题,挖掘宣传福建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闪光思想、革命贡献、先进发明、精湛技艺、非凡创造,引发强烈反响。


赏福景、尝福味、品福茶——作为全国唯一以字命名的省份,福建深入实施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工程,先后出台《关于推动文化资源转化利用 打响福建文化品牌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动文化产业化转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广泛进行福星高照、福佑中华主题宣传,开展寻福”“送福”“造福”“享福行动,让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借助福元宇宙研学平台畅游严复故里,从云上博物馆中聆听历史呢喃——福建充分运用声、画、影等现代视听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一批数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使优秀传统文化起来、起来,让广大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形成深刻文化记忆。


寻根谒祖凝聚闽台情缘,信俗交流联结情感纽带——福建加快建设对台和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办好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海峡两岸茶博会等重点活动,让两岸同胞在文化交流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深入实施人文海丝计划,积极推动闽派特色文艺出海,展现侨乡文化魅力,让世界读懂福建、读懂中国。



大型情景音乐舞蹈史诗《万里海丝路 千年刺桐情》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以文兴业,以文润城。宁德屏南以村落为平台、产业为活水、创意为引线,用文创唤醒沉睡山水;世遗之城泉州借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成功出圈;厦门、平潭、泰宁“21”影视基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推动电影产业迈向高峰;在福建,动漫游戏、在线教育、数字内容等新型文化业态加速崛起。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清新福建已成为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建主会场活动上,从福建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中,足以看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深邃印记。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游径串联四大瑰宝,福建文明之光主题游径刻画古老图腾,红旗跃过汀江——革命文物主题游径扎根红色记忆,睁眼看世界——近现代文物主题游径重温复兴进程,闽浙木拱廊桥主题游径鉴赏雕梁画栋。


文化事业支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繁荣。2023年,福建实现文旅经济总产值1.38万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文旅经济增加值5458亿元,同比增长9.5%,促成文化事业产业两翼齐飞的崭新格局。


《山海的交响》余音绕梁,干事创业的激情厚积薄发。我省不断夯实文化自信之基,持续保持斗志昂扬风貌,着力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道路上,福建人民定将踔厉奋发,行稳致远。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www.xinzixun.cn)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资讯获取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xinzixun.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