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柳州螺蛳粉统一英文名:文化自信的“真”必须要较

新资讯 2024-5-12 18:14 红网 3 0

近日,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外包装英文译写规范》并正式实施。依据该标准,柳州螺蛳粉有了统一的英文名“Liuzhou Luosifen”,同时加臭”“麻辣等特色风味也有了自己的翻译标准。(《广西日报》,511日)


此消息一出,#螺蛳粉有官方英文名了#的词条便立马冲上热搜,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不过是一个翻译问题,何必如此较真?或许,较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小题大做的体现,但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关乎文化自信的还就得较一较。


此前,市面上对于螺蛳粉的英文译名五花八门,其中“snail noodles”的译法尤为常见。这种翻译方式不仅未能准确表达出螺蛳粉的真正内涵,更会因语义上的误解和文化交流的障碍,让外国友人将其与蜗牛制品混淆。而“Liuzhou Luosifen”这一译名的确定并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对产品的本质准确传达,更是文化自信在翻译领域的具体体现。


实际上,长期以来,在体现中国独有文化符号的某些词语的翻译上,我们往往采用意译的方式,例如凉皮被翻译为“Cold Rice Noodles”、蛋炒饭被翻译为“Fried Egg Rice”、中国文化符号被翻译为“dragon”(在英文中是邪恶的象征)。或许这种对英文词汇直接照搬和组合的翻译方式在文化输出时确实更易被人接受。但细究之,这种翻译方式是不是会让这些词语中蕴含的独属中国文化的特性渐渐丧失甚至是歪曲了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翻译标准的变动看似事小,但其背后体现着我们在对外文化输出时对主动权的把握,体现着我们国人骨子里文化自信的觉醒。从这一层面上看,更正对中国独有词语的翻译方式对我们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但国际话语权的匹配度似乎还远远不够,这从近期我国与日韩等国的文化纷争中便可窥见一二。而此次对螺蛳粉翻译标准的统一,正是在文化输出中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翻译标准的统一到翻译共识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目前饺子的直译“jiaozi”已经出现并使用了,但“dumplings”的翻译方式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正确的翻译。这也提示我们,推动文化输出的过程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和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新的翻译标准,从而在文化输出中形成共识。

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精准、生动的翻译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相信有朝一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会像螺香一样四溢!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www.xinzixun.cn)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资讯获取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xinzixun.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