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国内首个工业用途的核能供汽工程正式启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用上了田湾核电站送来的蒸汽

新资讯 2024-6-19 12:04 交汇点客户端 3 0


交汇点讯 619日,中核集团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正式启用,这是全国首个工业用途的核能供汽工程,也是核能与化工行业耦合的先驱项目。



核能供汽,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核电站的热量供应工业蒸汽。从当日起,来自田湾核电站的蒸汽将源源不断被输送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提供稳定、高效的蒸汽供应。


上午9时许,在距离田湾核电站大约22公里外的盛虹石化,随着显示大屏显示供气成功。蒸汽到了,供上了!一直对接蒸汽供应项目的盛虹石化汽机专业主任工程师郝跃鹏和值班员说道。


核电产生的蒸汽输送到石化基地前,需要在这里经过再次加工,形成不同规格的蒸汽,方便企业使用。虹洋热电生产副总张杜峰算了一笔账,以最大供汽能力算,每小时600吨的核能蒸汽可以为园区30%的蒸汽缺口,保障生产需求。每年可为园区节约原煤约44.77万吨,推动绿色石化产业发展。


石化行业既是化工材料和能量的提供者,也是能量消费大户。据统计,在石油转化油品和材料的过程中,约25%的化石能源用于加热(含烧焦过程)、驱动设备等而被消耗。除此之外,通过化石原料生产的产品又会将碳排放延伸到终端消费领域。来自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数据显示,石化化工行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约为13%。这意味着,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石化行业碳减排压力巨大。



今年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将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加强高压低压蒸汽、驰放气、余热余压等回收利用,推广大型高效压缩机、先进气化炉等节能设备;推进石化化工工艺流程再造;有序推进蒸汽驱动改电力驱动,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从田湾核电站到盛虹石化,中间有20多公里的距离,为了确保绝对安全和方便检修,完全使用明管运输。烧香河沿岸,有一条长度约为23.36千米的白色管道。由于地处海边,冬天温度低,且还会受到盐雾腐蚀影响,保证蒸汽的温度、管道的安全性也很重要。方洋集团核能供汽项目负责人叶圣陶告诉记者:管道采用了新兴的复合保温结构,即气凝胶、碳酸钙加上聚氨酯。经过前段时间的测试,我们发现蒸汽从核电站到石化基地,温度下降实现在1℃/km以内,总体来说,保温效果已经超过预期,还是很好的。


江苏核电经营规划处处长叶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每年可为连云港石化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为连云港石化基地能源供给贡献绿色力量,也为全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能源示范方案。



利用核电厂热量,解决石化产业用汽需求,如何保证安全性呢?可以把这一过程想象成双层加热自嗨锅。我国的核电站由核岛和常规岛组成。其中,在核岛内进行的核反应就是一回路,一回路吸收核反应产生的热量,将二回路内的水变成蒸汽,也就类似于双层加热自嗨锅最外层的加热包。二回路就是常规岛,在核能发电时,二回路的蒸汽在汽轮机里面膨胀做功,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汽轮机的旋转动能,并带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在进行供应工业蒸汽时,一小部分二回路蒸汽会通过单独的管道前往三回路。因此,二回路也就相当于双层加热自嗨锅中间的加热包。三回路即工业蒸汽回路,在里面是海水淡化生产出来的除盐水。来自二回路的蒸汽又会将这些除盐水加热形成满足石化产业园参数要求的工业蒸汽。也就是说,三回路内的淡化海水就是双层加热自嗨锅食材,最终成为工业蒸汽。


在蒸汽供能项目的能源站内,记者看到了很多穿着保温服的管道。江苏核电设备管理处设备管理科科长胡海波介绍:我们把原本用于发电的二回路蒸汽抽出来之后,就是在这里进行另做它用工,下面一层是来自二回路的蒸汽,上面一层是利用海水淡化生产出来的除盐水。这些穿着保温服的管道,也的确是为了保温。此外,为了确保绝对安全,我们在各个关键管路和蒸汽出口增加了快速关闭阀门和辐射监测设备。


作为中核集团在苏核电企业,除了核能发电外,江苏核电积极探索核能供汽等多种方式的核能综合利用,为我国建立近零排放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核电力量。江苏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毅表示。


未来,将有更多源源不断的蒸汽从田湾核电站产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杨易臻 张宣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www.xinzixun.cn)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资讯获取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xinzixun.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