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全市经济发展龙头,烟台黄渤海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加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持续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载体,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 强引擎 “种”出有效高企727家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目前,黄渤海新区已聚集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竞争力的创新领跑者,成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成长期。正海磁材深耕该行业十余年,前不久正式获得第八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产品领域为新能源汽车钕铁硼永磁体。 从2008年参与新能源汽车“863计划”开始,正海磁材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第一个100万台新能源车配套。随着近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正海磁材厚积薄发,仅2023年就交付新能源汽车永磁体450万台套,累计交付量近1300万台套,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中唯一以稀土永磁为主业的企业。 像正海磁材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在黄渤海新区已形成雁阵型集群—— 万华化学突破高端聚氨酯原料ADI全产业链国际技术封锁。 泰和新材氨纶、间位芳纶、芳纶纸、对位芳纶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 睿创微纳自主研发的10微米百万像素红外芯片打破国外垄断、8微米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探测器芯片填补了世界空白。 截至目前,黄渤海新区培育有效高企达727家,较上年同期新增229家、净增187家,总量是2018年的5倍,连续五年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长,量质稳居全市第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一批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行业引领力的一流企业。”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新区着力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一流创新生态,构建起分层、靶向、梯度、长效的雁阵型科技企业培育体系。按照计划,到2024年年底,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200家。 重转化 1000余项科技成果加速落地 2年多时间、不到30人的研发团队,累计授权专利和著作权95项,授权专利60项、著作权35项……在烟台清科嘉机器人联合研究院展厅,智能协作机器人动作灵活、可控性高,诸多研究成果已经落地转化,积极走向广阔市场。 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团队——烟台清科嘉机器人联合研究院。2018年,力凯科技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突破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重点包括高速并联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加工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测温机器人等,逐步搭建起烟台首家以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及控制系统开发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 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在现实生产力中的具象体现,提高成果转化水平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黄渤海新区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通道,加快建成功能完善、开放协同、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为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一方面,全区加快构建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目前,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17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孵化器4个,孵化面积超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84家。 另一方面,企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000余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308项,在全市遥遥领先。 “我们将成立科技创新生态联盟,打破创新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更多协同创新,加快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积势能 “聚”起高端平台46家 一个科创平台会产生怎样的效应?依托自主研发的镀膜以及高性能润滑脂两项技术,帮助天成机械解决偏桨轴承磨损寿命短以及润滑脂更换周期短的问题;铝合金锻造工艺的应用,助力山东鲁电具备了向国家特高压冲刺的实力,使得公司效益增加50%……这些都是黄渤海实验室立足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的成果。 黄渤海实验室只是科创平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黄渤海新区汇聚起黄渤海实验室、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北师大烟台分子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烟台)智能传感技术与系统研究院、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冰轮山大氢能技术研究院等46家高端科研机构,培育起新质生产力的磅礴动力。 科创平台,犹如一个个高浓度、高密度的科技创新“场”加快成型、迅速起势,集聚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佳实践地—— 北师大烟台分子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以理论计算和人工智能为基础,采用“理论预测在先,实验验证在后”的材料基因组工程创新开发模式,极大地加快新材料的设计与筛选,帮助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更高效更快速地实现新材料的迭代升级。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立足黄渤海新区及烟台产业需求,紧扣“大海工”定位,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层合作。目前,研究院已经签约合作企业120余家,引进聚集各类人才250余名,为助力校企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这些平台既完善了黄渤海新区的城市创新生态,也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创新策源能力,为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高端科创平台推动科创资源向区内企业溢出转化,形成了强有力的发展辐射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童佳怡 |
6月19日上午,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位于广佛交界处的沙溪汇
项目效果图 6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新站高新区了解到,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