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黎 “考古中国”又有新进展。 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委托浙江省文物局在杭州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浙江杭州良渚遗址、江苏常州寺墩遗址及苏州东山村遗址、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等4项考古遗址及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最新进展。 3天后的11月25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将在良渚开幕,此时,我们再次聚焦长江下游地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考古成果,很应景,也有特殊意义。通俗来说,长江下游大家族里的凌家滩人、崧泽人、良渚人,我们对他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更深入的问题是,良渚是从哪儿来的,何以良渚? 凌家滩、东山村是古国时期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凌家滩遗址发现了大型高等级公共建筑、墓葬西侧的燎祭遗存,对外侧壕沟进行了发掘,深化了对凌家滩聚落布局的认识。 凌家滩遗址出土龙首形玉器 凌家滩人和良渚人之间的关系,是几十年来考古界共同探索的问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小雷用两位考古学家的金句,给大家划了重点。2006年,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已经指出,在长江下游,凌家滩是首先走上文明化道路的先锋队,在它之后,文化发展的重心有所转移,至少玉石器工艺的重心转移到了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 张小雷还提到考古学家王明达先生有次开玩笑:“我们来凌家滩是来朝圣的,凌家滩如果不是良渚的直接源头,也应该是师徒辈。” 毫无疑问,良渚玉器的工艺来自凌家滩,在玉石器的加工工艺和背后表达的思想,可以说良渚人是凌家滩人的非遗传承人,尤其像官井头遗址的发现,更能显示出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 “凌家滩是良渚文化的源头之一,这个结论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张小雷说。 东山村遗址揭示出了崧泽文化高等级墓地、大型房址、红烧土祭祀广场、祭祀坑以及大型墓葬与小型墓葬实施分区埋葬等重要遗迹,显示出存在有高于一般聚落且稳定的政治实体。 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早期大墓 寺墩遗址发现土墩顶部存在大型建筑,揭示出双重水系环绕的特殊聚落格局。福泉山遗址对堰西高地开展发掘,发现了晚期墓地,葬具和迁葬模式具有地方地域性特点。 良渚遗址是古国时期第二阶段的代表。基本完成遗址调查和详细勘探,新发现水坝20多处,揭示了水利系统完整结构,良渚遗址群的遗址数量增加到350处。“这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大量遗址发现后,我们才能看出社会样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说。 通过北村等遗址的发掘,已揭示出良渚遗址群结构早晚期之间的革命性变化,展示了早期都邑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 这句怎么理解?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4300年,持续了1000年。1000年不仅是一个数字。“申遗”的时候我们讲,良渚古城遗址包括了古城、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还有一个瑶山遗址区,这样描述的时候,1000年被拉成了一条直线,压缩成了一个平面,普通人对这1000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何演进,不清楚,眼前只有一张地图。这1000年里,良渚社会到底是怎么发展的,这些才是考古学家更在意的问题,也是良渚申遗后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以前申遗的时候,瑶山遗址、良渚古城、水坝,是一起叙述的,但现在我们知道它们不是同时的,在几百年之内有逐渐的演进过程,现在我们通过周边遗址的研究知道,它可以分成若干段,这和当时人类的观念、聚落格局、营建方式、应对措施,都不一样,伴随着信仰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变动,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说。 同时,开展多部门合作研究,已完成良渚遗址群石器鉴定和大区域的遗存调查,高精度重建了重建杭州湾沿岸万年以来的环境重建。这些考古新发现和研究,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良渚塘山遗址的新认识 对微观社会的研究,多学科的加入,已经成为这几年良渚考古的重要内容。王宁远提到了一项有意思的研究,住在良渚古城里,人们吃的粮食和肉食,都是从哪儿来的?这对我们认识良渚资源和人口有重要意义。 “我们过去一直觉得良渚古城很大,里面住着很多人,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可能跟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比如,古城里的池中寺遗址发现了两大片炭化稻谷堆积,经过测算超过了 39 万斤,但考古队员在古城遗址内外做过专门的良渚文化稻田的钻探和调查,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水稻田的迹象。这说明住在城内的良渚人,不种水稻,“城里人”并不从事农业生产。那粮食从哪里来? 这几年,考古队员对池中寺粮仓碳化稻米专门做了DNA分析,发现可以分为6组,这暗示我们稻米来源于不同的产地。 古城出土的猪骨,也开展了锶同位素分析,显示有3处来源,其中一处可能远到嘉兴地区。 对人骨DNA检测出古城河道内3个样本,两个属于本区常见,一个和山东大汶口接近。嗯,有本地人,也有山东人。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古城河道人骨大部分食用稻米类C3植物,但有若干个体属于食用小米类的C4植物,氧同位素表明他们可能来自于中原或更远。 以上研究都在告诉我们,良渚古城是一个粮食、肉食等资源完全依赖外部输入,人口跨文化区汇集的超大型城市。“几乎所有的资源都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城里有贵族、高端手工业者,就像我们现在一样,这个人是做芯片的,但是没有基层的生产者,说明整个社会的粮食生产已经很丰富,足够养活这些从事专业的人,所以手工业专业化程度很高,也促进了社会发展。” 王宁远说,通过对各地区工作的总结,我们对从崧泽到良渚的演进发展的动因、过程,以及各阶段中心聚落的结构和演变有了较深认识,丰富了对良渚文明社会多元性的理解。 这个演变过程具体是怎么样的?听王宁远说—— 距今6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距今5700年后进入古国时期第一阶段,出现了凌家滩、东山村等中心聚落,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异显著; 随着5500年后的气候变化,凌家滩、东山村等周边人口快速向环太湖平原迁徙,带来大量先进技术和观念,稻作农业水平提升,创造出适宜水网平原的人居和生产模式; 为统合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空间范围广阔的人群与社会,良渚社会建立了统一的宗教信仰和王权制度,营建大型水利和仪式性公共工程,进入古国第二阶段——良渚文明。 对良渚文明社会多元性的认识怎么理解? 王宁远说,我们从聚落形态上对良渚文明的多样性有了系统的认识和分类,目前分为山前岗地聚落、水乡平原聚落和过渡地带聚落等三大类,良渚古城具有独特的选址和适应性。 从聚落功能上对良渚文明的社会经济面貌有了长足的补充和完善,目前已经发现有中心城市型聚落、稻作农业聚落、玉器加工聚落、石器加工聚落、盐业聚落等多种形态,对理解早期文明的社会分工和专门化生产体系有重要推动作用。 可以说,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的整体研究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国家文物局将按照“大考古”工作思路,持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加大区域文明模式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良渚文明从何处来,良渚文明的内在结构是什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说,“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已经进行了4年多,尤其是良渚申遗后,学界都想回答一个问题:良渚是从哪里来的?何以良渚?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生发展的演变是什么?4年多的工作初步实现了重要目标,发现了十几处遗址,尤其是稻作农业有了很大的发现。 陈星灿提到,从崧泽到良渚时代社会结构发展的研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良渚怎么衰落的,也是另一个大问题,我们有各种说法,但目前还没有特别扎实的证据。” “长江下游从崧泽到良渚社会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我们的叙事比五年前良渚申遗时大大突破和丰满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比如凌家滩的新发现,以及良渚的“三阶段”、水坝的新发现,对良渚水利系统可以做特别完整的描述。“而寺墩的面貌和良渚不一样,文明化进程是多样的,我们可以把故事讲得更深入,更完整。” 他建议接下来,项目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可以概括更有逻辑的叙事,比如,可以在“崧泽社会”的标题下谈论凌家滩和东山村。良渚文明同样,“寺墩、福泉山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良渚的国家形态,是城邦式的联合体,还是有一个方向性的、起着主导作用整合成的国家形态,可以多琢磨这些事儿,那么我们或许会提炼出第二期‘考古中国’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