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站在十字路口,影响世界的历史人物,如何做出他们的选择

新资讯 2023-7-16 20:35 潮新闻客户端 38 0

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赵茜


六月,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1291万考生站上人生的十字路口。


过了这个路口,便是无数道选择题,要拥抱什么样的人生?循规蹈矩还是上下求索?消沉度日还是逆风而上?在无常和不可控的生命旅程,一个选择的对错,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的命运,也让时代洪流中个体挣扎和命运起伏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怎么样的人生才是幸运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就像茨威格这句话所描述的,历史上那些星光闪耀的瞬间,大多来自于伟大的选择,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记载的历特写中,有人身处低谷却逆流而上,创造出不朽之作,有人几经失败却决心不减,最终成就了影响人类发展的伟大事业。


这或许就不难解释,创作于1928年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为什么会被视作神作,在时间长河中辗转95年却不失色,激励无数人走出迷茫,做出他们的人生选择。


人生没标准答案,大多数选择也没有对错,只是,当我们阅读这本书时,却能够发现,那些照亮人类文明的选择,大多是胆识和智慧的结晶,它们就像动荡年代的定心锤,穿越古今,掷地有声。


漫天繁星的历史星空,曾经迷茫的人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他们又是如何突破时代的桎梏,从平凡走向伟大?高考后,当选择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又翻开了《人类群星闪耀时》,重新回望那些伟大的故事,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有关选择的答案,帮助更多人找到生命中璀璨的瞬间。



1)重生


亨德尔,一位与巴赫出生于同一年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最崇拜的英雄人物,在茨威格笔下,亨德尔和贝多芬一样,狂放不羁、不修边幅,富于反抗精神。或许正是这种特质,让他在生活的磋磨下也能顽强起身,走向自己的人生结局。


比起今天大多数,亨德尔遇到过不少人生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家人的阻挠,据说,身为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父亲为亨德尔规划了一条学习法律的人生正途,极力反对他的人生爱好,甚至禁止他弹奏钢琴。小时候的亨德尔非常执拗,完全不顾父亲的反对,时常在家中古阁楼偷偷练琴,很快就精通了许多作曲技法和音乐知识。


后来,亨德尔婉言谢绝了很多投资人的资助,靠着自己赚的钱,在意大利的罗马系统学习了音乐,正式走上了音乐生涯。


第二个难题则是创业失败的痛苦,虽然在后世看来,亨德尔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实际上,他的后半辈子过得并不怎么顺利。


1735年,由于话歌剧市场衰退,亨德尔开办的几家剧场接连倒闭,他也面临破产的窘境,52岁那年,苦难再度来临,内外交困的亨德尔中风偏瘫,被疾病影响了大脑,连性命都差点丢掉,所有人都觉得,亨德尔的创作生涯要结束了。


奇迹却真的降临在了亨德尔身上,靠着惊人的意志力,亨德尔从病床上爬了起来,扛过了负债累累的寒冬,漟过了评论家的讥诮,仅用短短24天,便创作出了经典圣歌《弥赛亚》,这部被全世界演唱最多的清唱曲。


只有饱经忧患的人才懂得欢乐;只有经过磨难的人才会预感到仁慈的最后赦免;而他就是要在众人面前证明:经历了死亡的人是可以复活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这样描述亨德尔的复活他一生遭遇困难无数,遭遇的诱惑也无数,但他意志坚定,始终保持一颗独立不屈的心。



《亨德尔与英国国王乔治一世泛舟泰晤士河上》,爱德华··康拉德·哈曼绘


2)冒险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商人菲尔德,一个三十余次跨越大西洋,为梦想赌上一生精力,被视作骗子也不气馁,最后成功铺设大西洋电缆的人。


故事开端于1837年,这一年,电报第一次使以往相互隔绝的人类能够同时获悉信息,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海底环境复杂,受到技术和材料限制,被海洋分隔开的国家仍处于信息隔绝状态,直到人们发现了古塔橡胶,一种可以将电报线和水隔绝的材料,海底电缆实验才终于成功,使英国和欧洲通过电报网连接起来。


只是,被大西洋和太平洋包围的美洲却始终被排除在世界电报网之外,没有任何人有把握,能够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中铺设一条长的没有尽头的电缆——即使在技术上有实现的可能,也找不到足够大的船来运载这两千里长,由铁和铜制成的电缆,更不可能找到有足够动力的发动机。


此时,菲尔德出现了,他是一个年轻商人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在商业领域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积累了大量私人财富。这个对电一窍不通的年轻人,天生就有一种充满激情的信念,将自己拥有的一切,投入到了电缆铺设计划中。


茨威格的书中,记录了菲尔德航行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三次航行经历,自巴别塔建立以来,人类在技术意义上还从未冒过比这更大的风险。他写到。


第一次航行前,菲尔德和专家建立了联系,恳求政府给予许可,并发起了集资行动,获取必要的资金支持,人们将这次冒险视作哥伦布与麦哲伦以来最激动人心的远航,希望人类的梦想能够成为现实,可惜,结果不遂人愿,电缆铺设335英里后,突然从绞锚机上滑脱,一个小小的技术失误毁掉了数十年的心血。


第二次航行在一年后,这次的不幸在于,天公不作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冲击了船体,让那些昂贵又易被损害的电缆变成了废物,人们无功而返,放弃的呼声越来越大。


菲尔德抗住压力,开启了最后一次航行,和前三次情况不同,这次启航没有受到任何关注,前人的经验再次应验:最关键的事件几乎总是在不受关注的情况下成功。茨威格用颇具戏剧性的口吻描述到,电报出现二十一年后,一千多英里的电缆终于将英国和美国连接起来,人们激动的情绪慢慢发酵,逐渐到达顶点,菲尔德也拥有了空前的盛名,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


历史的戏剧性恰在此时体现,不知道什么原因,大西洋电缆失灵了,能够传递的信息少之又少,菲尔德的风评也急转而下,在人们的口中,他成为了利用骗局获取巨额利润的罪人,那条电缆,也就此被人们遗忘,躺在大西洋海底长达六年。


好在,这个故事有了好的结局——六年后,人类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老去后的菲尔德再度出现,两次尝试之后,终于用两条电缆,将新旧世界联结成了一个共同的世界。



《大西洋电缆的计划者》,丹尼尔·亨廷顿绘


3)变革


最后一个历史人物,我们选择了列宁,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茨威格截取了影响十月革命成功的重要片段,来反映个人使命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故事的开头,茨威格将笔墨落在了列宁流亡瑞士的经历之上,彼时,列宁和妻子完全隐退,居住在修鞋匠家里,每天活动规律,丝毫不起眼,连新闻报道中,都没有他的影子,如果有一辆车偶然在大街上撞死了这个人,世界也就不会知道他是谁了,既不会知道他是乌里扬诺夫,也不会知道他是列宁。茨威格写到。


直到俄国爆发革命的消息传进瑞士,用毕生精力思考俄国革命总体构想的列宁希望能够穿越德国和奥地利,不惜一切代价回到俄国,进行自己的真实而忠诚的革命。


茨威格用敏锐的视角,剖析了当时列宁所处的复杂环境,以及列宁归国的艰难。作为革命者的列宁取道协约国是行不通的;作为俄国子民,以敌对国公民的身份穿过德国和奥地利也是不可能的。他写到,这种情况下,列宁只好寻求德国,一个他并不信任的国家的帮助。走这一步棋却要承担非凡的责任:他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谴责和抨击国王制的德国,而现在却要和他们进行谈判。


列宁果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接受德国的帮助,并且顺利地达到了自己重返俄国的目的,之后不久,震惊世界十月革命拉开帷幕。在茨威格看来,世界时钟从此改变了它的走法——革命者们终于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应用于政治实践,并且为后续一连串波及全球的革命与解放拉开了序幕。



列宁在拉兹利夫湖畔匿居地写作《国家与革命》,M.索科洛夫绘


三个人物的选择与浮沉,戏剧性地呈现了人生的起伏,也折射出历史星空的炫目与广阔,《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这样的生动而真实的瞬间还有十一个,茨威格用极具表现力的笔触,刻画了首次发现太平洋、最后却惨遭斩首的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在生命最后时刻离家出走的托尔斯泰,错判形势导致拿破仑惨败的法军元帅格鲁希,第二个到达南极点却在归途中相继殒命的英国探险队……


这些胜败相依的精彩故事,让我们酣畅淋漓阅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个体的渺小与生命的伟大,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写中国的群星故事,想要真正感受中国历史的星光,还需要我们穿越时空长河,去世代永传的中国史学经典中寻找答案。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www.xinzixun.cn)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资讯获取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xinzixun.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