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全力推进“菊园新区院地合作科创街区”建设!

新资讯 2023-8-17 21:36 新闻晨报 6 0

高举科技牌打造示范核


全力推进菊园新区院地合作科创街区建设


| 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


管委会主任 陈懿


嘉定是上海科技城,是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菊园新区是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核心功能区,是嘉定新城的科创高地。2022年,菊园新区院地合作科创街区被确定为科创中国上海行动先行先试区。


近期,通过调研走访辖区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园区和科技企业,深入交流和思考菊园科技创新生态的优势是什么?短板在哪里?让我对深化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核心功能区建设,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密度、高显示度的菊园院地合作示范核,推动科技菊园高质量发展过去有什么、现在缺什么、将来要什么逐渐清晰起来。



聚力发展高含金量的科研总部经济,全力打造协同创新首发、成果转化落地的示范核


在科技创新的议题中,原始创新是01”,科技成果转化是110”,科技成果产业化是10100”。加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是深化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核心功能区建设的目标,也是科技菊园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菊园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集聚,重点发展“1+3+X”产业模式,区域内集聚了中电科数字、左岸芯慧、同望信息技术等一批软件信息服务业龙头企业,以及微技术工研院、广电计量等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科技服务业重点企业。调研过程中,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重点科技企业,都和我谈到关于科研成果落地需要更多承载空间、企业发展需要更大产业空间的建议。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破解菊园产业空间瓶颈、留住更多科研产业化优质项目、为发展型优质企业创设更多成长空间已迫在眉睫。


围绕发展所向、产业所需、企业所盼,我思考,要构建高质量的产业创新空间布局,持续构建院地合作新模式,打造一批有主题、有灵魂的试点示范,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产业的深度融通发展,重点加快形成块、园、线为特征的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一是布局菊东、菊中、菊西三个产业空间板块。结合菊园东、西部产业社区控规调整,加快厂房、土地资源盘活,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主的菊东产业板块,以院地合作成果转化集聚为主的菊中产业板块,以汽车智能制造为主的菊西产业板块,为院所成果转化落地、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空间保障。二是建设一所一园、多所一园四个院地科创园。聚焦嘉定院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目标,整合五大科研院所周边空间资源,以科创为核心,科研成果落地为导向,构建未来数字智能、未来能源光源、未来材料科技、未来生命医学等科技产业新集群,着力打造院地合作科技创新策源、项目孵化高度集聚的核心示范区。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合作建设物联网传感器研发应用的物联网研发中心科创园;与微技术工研院合作建设以生物半导体产业为核心的嘉唐智地BTIT科创产业园;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合作建设光学研发应用的上海光机所菊园科创园;与中电科32所合作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网络信息系统关键软硬件产品研发的拟态安全产业园。以院地合作产业园承载院所科研成果溢出,探索形成有具象、无边界”“院地相融的合作发展格局。三是打造菊园新区院地合作科创街区四条科创融合线。聚焦科创街区建设,将院所、园区、社区联动起来,让街区成为科研对接市场、人才推动创新、智慧融入生活的桥梁,实现小尺度里科技创新的大融合。以平城路创新驱动主轴为主线,串联院地合作重点载体平台,集成专业化、品牌化科技服务机构集群集聚态势,建设平城路科创走廊;以沿环城路、盘安路、陈家山路,充分发挥院所集聚和科技成果的邻近效应,畅通创新链本地协同渠道,建设成果转化示范带;依托院所、创新载体、科技服务机构,以塑造创新体系化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加快打造集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良好创新生态体系,构筑创新生态融合带;在院所周边,建设一园多所、多所共用的研发与项目孵化集聚园区,打造共享研发平台,建设协同创新首发带


聚力发展高创新能级的科技服务集聚地,全力打造科技企业发展最佳合伙人示范核


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于一座城市而言,营商环境好了,创新的动能才会更强,发展的信心才会更足,高质量的步伐才会更稳。近年来,菊园全域全时全员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建立起班子领导挂帅包干招商稳商机制,积极打造全链条、全周期、立体化的营商服务体系和多元化的技术产权价值提升体系,形成了创业+”联盟、菊园创新券机制、长三角知识产权运营联盟等一系列企业服务品牌,已吸引2000余家科技企业落户菊园。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政策扶持、科研支撑、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空间承载、城市建设、民生配套、人才服务等,考验着政府对企业发展全要素的精准配置和精细服务。走访中,企业负责人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企业的科研总部落户菊园,注重的是前沿科研技术和顶级科技人才,而谋划企业总部落户,则会特别关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对企业发展匹配的全要素配备。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政府要以超前意识配置一流发展要素,才能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心顺心舒心的发展环境。我思考,要在当好企业发展最佳合伙人上更加用心用情,打造科研人员放心攻关、企业放心投入的良好环境,充分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让一流创新生态和一流营商环境成为菊园标识、企业共识。一是在专业服务上再加力。进一步广聚高质量专业服务机构,构建一支扎根菊园的科技服务团队,提供包含法律、金融、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专业科技服务,推进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专业服务集成,构建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集群,打造高能级、体系化的专业科技服务体系。做强全区首家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持续推进院地企三方汇聚的菊园新区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充实科技成果项目库,健全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制,探索揭榜制的技术攻关机制,推动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涌入市场,为菊园打造科技产业集群不断注入创新活水。二是在服务品质上再加力。做实高质量精准服务,深入实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员包保责任制,发扬金牌店小二精神,落实一企一方案”“一企一专员”“一企一策助企工作,提供全方位保姆式为企服务工作;着力筑巢,强化科技与产业对接,发展高质量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高科技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壮大科技型龙头企业,让科技创新释放更多生产力。三是在品牌影响上再加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平台功能内涵,提升菊园科技+”活动品牌影响力,举办菊园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大赛,持续放大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大会”“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科技创新论坛等品牌活动影响力,为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搭建与机构、金融资本对接平台,发挥活动赛会的拉动作用,让更多企业项目和科技人才关注菊园、扎根菊园。


聚力发展高创新生态的科技品质之城,全力打造科学家之家、创业者之家示范核


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科创氛围浓厚、科技人才云集是菊园实现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目前菊园共有各类科研技术人员5300人,其中两院院士15名,中高级职称科研技术人员3066人。服务好这些科研骨干,要的是良好的事业发展条件、细腻的情感留人举措、鲜活的创新创业氛围。


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人才的近悦远来,需要卓越的创新生态支撑,也需要深厚的家园情怀浸润。我思考,要让院所、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工作在菊园有声有色,生活在菊园有滋有味。一是着力铸创新魂。聚焦科学主题,唱响创新旋律,用好科研院所资源优势,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开展+科学院”“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企业等系列活动,讲好科学家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社会氛围,激发科技工作者承载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欲。建设科技雕塑公园,进一步增强科技菊园的科技底蕴、人文情怀与品牌显示度。二是着力建品质城。坚持科技、人文、生态有机统一,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推动城中村地块开发建设,建设菊园市民体育中心、我嘉·邻里中心,提质打造横沥河和环城河纵横滨河景观功能带,延伸贯通慢行步道,打造有机串联、功能复合的蓝网绿道生态风貌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营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良好环境。三是着力优生活圈。持续拓展和丰富菊园城市智慧场景应用,以智慧菜场、智慧商圈、智慧交通、智慧应急管理等区域特色智慧项目为牵引,完善菊园“15分钟智慧生活圈,探索建设集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为一体的菊园智慧小生态街区,加快创新创业智慧城区建设,为院所、企业人才提供优质生活保障。


通过近阶段的调研,我深刻感受到,调查研究要掌握实情、挖出问题、谋深对策,以调查研究之,促高质量发展之。接下来,菊园新区将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广纳民间智慧,挖掘一批助力菊园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以教育之力、创新之力、人才之力积蓄发展之势,全力打造科研成果转化、科创资源汇聚、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集聚、科学素养培育五大高地,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助力嘉定打造院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为嘉定新城打造科创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上海嘉定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www.xinzixun.cn)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资讯获取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xinzixun.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