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摆拍卖惨、虚假营销……直播带货不可消费信任

新资讯 2023-10-10 14:56 湖南日报 10 0


多名网红日前摆拍卖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他们蓄意设计剧本和话术,通过直播带货虚假营销,欺骗善意的消费者。由于涉案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假助农,真带货。卖惨式虚假营销,于情不顾、于理不合、于法不容。需要反思的是,类似的闹剧已经屡屡上演,网络上早就不乏批评之声,打着助农旗号的网红为何能够反复招摇撞骗?


流量造假违规成本较低。一个脚本,几个演员,在互联网平台通过虚构经历,就可以获取网民的同情,堂而皇之直播带货,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此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能涉嫌构成犯罪。较低的风险,巨额的回报,成为一些直播运营机构和网红铤而走险的驱动力。


直播带货缺乏刚性约束。近年来,网红经济快速发展,在商业化包装之下,众多主播走红,并快速将流量变现。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山寨当道、假货横行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从侧面说明,直播行业发展迅速,但与其相匹配的行业标准与规范也要及时跟上。


消费维权举证困难重重。分散在各大直播平台的网红数量庞大,多数商家并没有实体店铺,虚假宣传持续时间一般较短,直接取证难度不小。普通消费者很难溯源货品真实来源,证明网红虚假宣传更是难上加难。通常情况下,只有商家受到行政处罚后,消费者才能凭借处罚记录进行投诉。


乱象屡禁不止,平台难辞其咎。在流量为王的价值追求下,一些平台已然成为假货集散地,贴标售货、假冒伪劣的商品充斥其中。长期来看,这些平台将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度,导致用户逐渐流失,最终得不偿失。因此,要想长远健康发展,平台应严格过滤用户内容,真正落实惩戒措施。


摆拍卖惨虚假营销,不仅透支了大众善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网红们应该意识到,粉丝经济是信任经济,如果大肆消费信任,一旦翻车,后果十分严重。既然虚假营销对各方都会造成危害,就要严查违背公序良俗骗取网民善意的直播账号,切断流量赋能和违规牟利途径,还网络消费清朗空间。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www.xinzixun.cn)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资讯获取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xinzixun.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