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上午,天津大学京津冀三地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留园多功能厅举办。 结业仪式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为指导单位,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图书馆承办。 天津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刘俊卿代表天津大学向京津冀三地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培训班的结业学员表示祝贺,并对马知遥教授团队及授课专家学者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认为,非遗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属于当代及未来世代,天津大学响应国家战略,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本次培训班旨在提升传承人的技艺,同时关注产品设计与品牌营销,帮助传承人提升市场应对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非遗传承与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培训班积极帮助传承人将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和市场结合,探索传统与现代更多交融点。结业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传承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金旋首先肯定了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对各位传承人学员、各位授课专家老师以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紧密结合实际需求,构建了一个促进京津冀地区文化交流的平台,并从多学科角度出发,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涵盖非遗理论、产品设计、审美艺术、品牌营销以及非遗实践等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各位传承人应当依托新的知识成果进行创新转化,着眼于产品设计与品牌营销,积极强化市场应对、提升自我创造能力,在今后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随后,优秀学员代表李建强讲述了津派风筝技艺的历史与魅力,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非遗面临着传承困难、市场萎缩等问题,受到现代化的冲击。此次培训班给予了学员丰富的知识与资源,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对于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现非遗技艺也有了新的思考。未来将把在培训班获得的知识应用在津派风筝传承之中,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并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在非遗中的应用、非遗进校园等创新传承途径。 优秀教师代表李兴分享了自己与学员课下交流过程中的收获,思考了非遗如何更好地进行传承,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背景下,引领学员们突破创意创新不足的瓶颈,将自身传统技艺与产业结合,与市场、大众文化生活结合,让质量过硬、文化底蕴深厚的非遗产品,通过创新理念实现与当代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契合,在强化品牌效应的基础上,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各位传承人在创新理念与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均有进步与升华,更看到了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的巨大潜力与韧性。 据了解,在本次研培课程中,传承人积极开拓思维,将所学知识巧妙地融入艺术的创作中,创作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展现现代创意的精美作品。在作品展示环节,传承人相互分享创作心得,深化了研培课程的内涵,也极大地提升了学员对于文化传承的自信心。 (大众新闻记者 田可新) |
鲁网10月15日讯近日,日照市莒县三中教育集团备课组长培训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10月8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教育部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