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需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我们的课堂该如何来应对时代之变? 2024年11月至12月期间,上大附中举办“践行教育家精神,数智赋能新课堂”学术节系列活动,在“双新”背景下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AI时代课堂变革与教育创新之问。 数智赋能,探索学科发展新模式 当人工智能走进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与课堂也在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并利用。 本次学术节中,人工智能就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实践,以助力课堂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提升的转型。 数学组葛泽宇老师在《安全车距问题》一课中通过人工智能与数学建模结合,探讨行车安全这一真实问题,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体验。化学组陈颖老师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和AI诘问系统,将“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单元整合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并通过前后测比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顾梓潆老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课中借助“三个助手”数字平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规律,从而深化学习效果。信息技术组田露满老师,成功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融入编程教学,利用智能化出题和个性化解答功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算法原理,为未来教育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在人文类课程中,人工智能也为课堂提质增效。 戴羽浩老师在历史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引导学生使用AI收集史料信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通过多种史料相互印证以提高史料信息可靠性的基本路径。语文组和英语组的老师们也在教学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借助AI开展古文赏析、英语文学赏析和概要写作,通过AI与人文的融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 人工智能与数字硬件的多模态、多场景应用实践,勾勒出未来课堂的新轮廓。 学科融合 建构综合素养新课堂 真实情境下的真实问题解决,是“双新”改革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体现的是学生综合素养与跨学科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在本次学术节中,上大附中的教师们开展多门跨学科教学实践课程,通过学科融合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由黄欣然与刘静姝两位老师联袂授课的“数学+物理”跨学科课程——《椭圆的光学性质》,以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完成从猜想到实验验证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地理组米雪老师的《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程采用真实情境“一境到底”,通过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物理实验进行跨学科教学;在课后使用课堂循证系统,围绕高阶思维的问题、追问的问题等进行数据分析,助力教学过程优化。 政治组陶媛老师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中结合语文、历史等学科内容进行“跨界”,课堂以情境为引入、以问题为线索,以任务来驱动,通过情境探究、小组展示、合作讨论等环节,构建了一堂活动型高中思政课,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立场。 专家点评 打通课程教学新路径 每一堂展示课后,专家们纷纷开展点评与研讨,为活动增添了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价值。 数学组的跨学科及AI辅助的两门课程引发了广泛关注,正高级数学教师任升录从课程改革和教学评价角度,对课堂创新提出了宝贵建议,并指出将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正高级化学教师王雪艳从单元设计到学生反馈分析,全面剖析课程亮点,并提出跨学科主题整合的更多可能性。 此外,政治、历史等学科的专家点评更聚焦于课堂活动设计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海市特级教师谈俊从“等级考课堂教学有效性”出发,为政治课程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普陀区历史教研员鲍丽倩则就史料研究方法的教学规范性,为参与展示的青年教师提供了指导意见。 本次学术节以“双新”理念为核心,体现了上大附中教师群体在课堂实践中的高度创新性,更为未来基础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跨学科融合和数智赋能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勇立潮头。 作者: 供稿:袁圣艳编辑:陈晨 来源:文汇报 |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16岁高二学生李鸿辉于2024年11
近日,一场以“强国防 铸军魂 战未来”为主题的社校联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