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民俗:北宋过年时的“馈岁”,与现在的发红包有何区别?
转自:一更历史
阵阵(鞭)炮声,伴随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意味着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即将到来。
在每年春节当天,人们一大早就起床贴春联,准备丰富的年夜饭。家中晚辈(未工作的年轻人)说上几句拜年吉祥话,长辈必定不会吝啬,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即“压岁钱”。
然而,“压岁钱”的历史在我国由来已久,距今有着2000年的历史。宋代,泛指北宋时,年底人们互馈礼物,称为“馈岁”。
苏东坡有诗曰: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那么,北宋人们的“馈岁”,与如今的“压岁钱”习俗有何区别?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又叫“压胜钱”,属于不在市面上流通的玩赏物。
钱币正面一般铸有“驱邪降福”“天下太平”“宜子保孙”等吉祥词语,背面多数是龙凤、龟蛇等吉祥图案,意喻驱灾辟邪。
关于“压岁钱”,民间还流传一个小故事。太古有一种凶兽叫“年”,每隔365天就要出来伤害人畜。
小儿害怕,大人就以燃竹响声驱“年”,还用食物安慰小孩,即为“压惊”。至宋代就出现了“压惊钱”。
到了明清时期,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崇”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但“馈岁”与“压岁钱”稍有不同。
“馈岁”习俗源于西晋,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除夕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也有记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
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馈岁的礼物因人而异,皇帝会向家人、宗族、大臣等赠送“馈岁礼”。
礼物首选绣纹精美的荷包、金银钱币、各色玉石八宝,以及各种文玩、诗集,还有福橘、广柑、鹿尾、猪、鱼诸珍物,代表祝福和吉祥。
富者送盘鲤、笼兔;贫者在礼物的精美度上下功夫,拿出自己舂的米面做成的米饼、米糕作为小礼物送人。
由于宋代经济较为发达,达官贵人与普通平民图的是吉利发财、安居乐业。在当时商市里常见“祭财神”现象,也叫“拜利市”。
每年春节,老人会送小孩的压岁钱;店家送买家、乞丐、小孩喜钱,都直呼“利市、利市”讨个口彩。
明清时期,市场上除了流通金属铸币之外,还出现了小额的“红纸零票”面世。送钱既显心意,也更方便,还间接推动“馈岁”与红包文化的流行和发展。
清朝中期,上到皇帝下至百姓,都盛行用荷包装散银当作“押岁荷包”红包。
在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曹雪芹详细记述了当时送红包的三种形式。
清末民初时,上海商家纷纷推出代价券、代价币、股份红利券等等。此时的红包压岁钱与“馈岁”发生明显不同。
大家想想,既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这种小额钞票与更加精美的送红包方式,那与其费心费力地手工制作包装礼物用于“馈岁”,倒不如使用现成更“贵”的礼物。
其实,起源于西晋,盛行于宋代的“馈岁”,与如今红包压岁钱同属中国传统春节习俗。
二者的差别就在于,“馈岁”属于压岁钱的1.0版本,显得较为初始,人们对其更加上心。
红包脱胎于传统礼俗文化,表达了馈赠人对受赠人的良好祝愿。
只是在具体形式上,简单粗暴地给钱与精心准备的礼物,二者在贵重程度上有所区别。但彼此蕴含的心意,却成反比。
其实大家可以这么认为,如今不论年节,家人、爱人、朋友、同学之间都可以相互赠送礼物。
包括工作之后,单位每年到春节之前发的一些年货,都是“馈岁”的一种形式。赠送礼物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加深感情,这是毋庸置疑的。
“馈岁”可以出现在一年当中的任何一天,而“压岁钱”多在春节期间,由家中长辈赠予晚辈。表达了寄托美好希望,祈求家人来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帆风顺的美好愿景。
二种礼俗载体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表达了对美好前景的憧憬。
现在人给压岁钱都是直接网络红包,认为只要给钱就是压岁钱。事实上这种给红包的方式还是失去了传统的年味。
参考文献:
[1]新年民俗,作者一慢 周雅雯,阅读 2016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