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未来之夜——让科技之光点亮网络文明”网络互动引导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聚焦“科技+青年”主题,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和网络知名人士,通过情景讲述、现场互动、文艺表演等形式,对网络文明建设进行时代表达、中国表达,引导广大网民将科技的力量转化为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的力量。 牛钰—— 从废墟中走出的“钢铁侠” “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讲述现场,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牛钰作为演讲嘉宾动情讲述着她的经历。 16年前,年仅11岁的牛钰在地震中失去了右腿。经过长达五个月的艰苦康复训练,牛钰不仅重新学会了走路,更在内心深处种下了坚韧的种子。 失去右腿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巨大转折,但也铸就了她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我报名参加了第一届汶川马拉松,这是我首次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的假肢,也是我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经从伤痛中走出的重要一步。”牛钰说道,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当体力几近耗尽时,是赛道旁观众们的鼓励声——“妹妹加油!”给了她继续前进的动力。最终,这次比赛牛钰以20多公里、3小时53分钟的成绩完成了比赛,虽然她是最后一名,但收获的掌声与尊重却是最响亮的。 “在这之后,我不仅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支教,还勇敢地站在上海T台上走秀,用自己的行动展示着残疾人的无限可能。”牛钰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她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更是收获了大量网友的点赞与留言,被亲切地称为“钢铁侠”。 “其实,在我的心中,还有一群真正的‘钢铁侠’——那些致力于科技助残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用科技之光锻造坚韧的钢铁之躯,发明的外骨骼帮助成千上万的残疾人站了起来……”通过牛钰口中的描述,该主题下第二位讲述人——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程洪徐徐走向舞台中央。 程洪—— 用科技之光照亮希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能不能让残疾人重新站起来?这是从事多年机器人研究的程洪教授所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他多年来的“大侠梦”。在程洪看来,真正的侠者不仅为友为邻,更要为国为民。结合所学专业,用科技之光锻造坚韧的钢铁之躯,帮助成千上万的残疾人,这一目标成为了他的信念。 2018年,程洪教授团队遇到了一位特殊的人——公安部一等功奖章获得者黄曼警官。因高位截瘫,她脖子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已长达12年之久。面对这样一位英勇却饱受病痛折磨的战士,程洪教授团队决定迎难而上,尝试将脑电与肌电融合技术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以期帮助黄曼重新站立。 这项技术的研发难度极大,成功率几乎为零,但程洪教授团队的成员们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挑战。“我们团队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套适合黄曼使用的外骨骼系统。”程洪说道,当黄曼时隔12年再次站起来,迈出那一步又一步时,现场所有人都被这震撼人心的场景所感动,泪水与微笑交织成一片。 “从美国留学归来,我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见到了100多位无法站立的残疾人。”从那一刻起,程洪教授便留在了中国,从零开始组建团队,潜心研发外骨骼机器人技术。 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外骨骼已经发展到了第6代,不仅能够帮助使用者站立、行走,还实现了爬坡、上下楼等复杂功能。“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为残疾人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更让他们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与尊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摄影 詹妮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王玲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柯陈泷 10月14日,杭州市
作为北京科技创新“金名片”的中关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